标签:
文学/原创 |
《齐桓公》
开题:齐管天下
“春秋之事,战乱纷纭。周室颓废,诸侯为政。匡扶天下,匹夫有责。伯业更替,小白为首。八方贤才,聚集齐宗。管子经事,内兴外强。南征北战,服楚降狄。召陵葵邱,盟霸华夏。仲父陨去,奸臣当道。耄耋桓公,困死宫闱。齐宗霸业,烟消云散。悲乎哀哉,悲乎哀哉!”
引章:姜太公辟荒
泰山兀立长空,连绵险峻的山势犹如刀削,西周开国功臣姜太公带着一班人马,大多都是族人、心腹密友和随战多年的将士,声势浩荡,沿着羊肠山道缓缓。姜太公此次远涉并非出征,而是受周武王封赏在荒蛮的泰山脚下与黄河岸上建宗立庙,诸侯一方。
经过几个月的劳顿颠簸,姜太公一行人困马疲,就在快要到达受封城邑——营丘(今山东临淄以北)的时候,在途中小镇的一家驿馆中安脚歇下来。店家是个大汉,光光的脑袋,犀利的眼睛,浑圆的腰膀,却也是个很讲究礼节的商人。他和几个店小二忙活着招呼这班远到而来且言语不通的客人,看着姜太公端严尊贵的仪容和风尘仆仆的随人,店家早已猜到了他们就是前来营丘的封臣。店家和几个小儿在厨房里秘密商量了几句,大概是要其中一个店小二速往当地统治者的莱夷人通报,以便莱夷人立即发兵抢占营丘,把姜太公赶出泰山山脉一带。
店家的一番话早已被姜太公手下偷听,当即姜太公把前往莱夷告密的店小二截住,并命令军队夜间出发直奔营丘。正当此时,姜太公抬头看到一轮明亮的月光下有一群鹭鸟徐徐飞来,井然优雅的空中曼舞胜过任何经过严格训练的队伍行军,鹭鸟清脆的鸣叫飘洒而下,洋溢在每个人困顿的耳旁,叫人舒心无比,姜太公会意地微笑。人随鸟行,士兵们忘记了劳累。次日黎明,出人意料的是,鹭鸟在营丘的一个草肥水满的河泽上栖息。随后而到的姜太公等人面对如此丰饶的土地,惊叹不已。为了感谢鹭鸟,姜太公在河泽边上设立献坛,三日祀,千跪拜。
并同,姜太公大兴土木,对营丘老城进行改造,城墙高垒三丈,墙体由黄土草柑和少量黑炭混合熔炼而成,坚固无比;城池深挖三丈,池中放养一些凶险动物,千军万马也奈何不了令人生畏的“太公池”。姜太公以营丘有与天齐高的壮观命名为齐国,暗示姜太公“尊天敬神”的自然迷信色彩。
建国不久,即遭到临近的胶东半岛的莱夷人猛烈攻击。久经沙场的姜太公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获得建设性的胜利,此后莱夷人和齐国的争斗断断续续,就在齐桓公小白的时候,莱夷人依然是心腹大患。
后来,文韬武略的姜太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措施,齐国逐渐强大起来。周成王年幼继位,王叔周公旦以开国功臣的资格摄政,但两年前被周武王派往商殷都监管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禄父的两个兄弟管叔和蔡叔对此心怀不满,鼓动武庚和禄父勾结旧诸侯国奄和淮水下游的外族淮夷,背叛周王。周公旦和姜太公再次合作,经过长达三年的东征镇压了西周初最具威胁的王公贵族叛乱,而姜太公因此获得征伐诸侯的权力“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国经过姜太公艰辛开辟,慢慢嬗变为强霸一方的诸侯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