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诗情话艺 |
吃鱼子的传统
在遥远的乡村,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里的鱼儿特别多。那里的人们喜欢钓鱼,老头儿没事就抗着钓竿往小河去,三三两两的小孩跟在后面。中年男子很少钓鱼,他们有做不完的活,妇女们则经常在河边洗洗涮涮,偶尔看看不远处钓鱼的老头,安静地等着鱼儿上钩。
一年四季,河岸都有钓鱼的人。
这条小河盛产鲫鱼和魭鱼,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两斤的鲫鱼也可以钓上好几条呢!丰满肥嫩的鲫鱼清炖最可口,那香味飘漫着,整个村子都闻得到,好像所有的人在品尝它的美味。
田地里干活的闻一闻,手头上自然轻松了许多。
春暖花开的时候,河里的鱼儿热闹起来,潮水涨落,鲫鱼产子生育。此时,村里人正闲着没事,三天两头到小河边打鱼(捕鱼)。挺着大肚子的鲫鱼常常落难,他们最大的反抗就是在草地上蹦几蹦,在鱼刀下挣扎几下而已。
更可怕的是这条鲫鱼从此断了香火,颗粒饱满的鱼子黄灿灿地,比村里人种的稻子看起来诱人多了。
大人们炖鲫鱼汤的时候,总是把鲜嫩的鱼子放在一个小碗里。小孩子是不能吃鱼子的,因为村里人有个传统,小孩吃鱼子会变成傻子,不会算数。大人们说的似乎永远是对的。对孩子来说,鱼子的香味总是比鲫鱼肉更让人垂涎,可他们只能恨恨地看着父母享受。或许是为了弥补儿时的损失,孩子们长大以后,也把这个传统留给自己的儿女。
到现在,传统依然是传统,只不过鲫鱼越来越少了,村里人也越来越不在乎小孩吃鱼子的事了。而那些偷吃鱼子的孩子们,不知长大了是否真的成了傻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