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于70年代

(2007-04-27 16:48:01)
 生于70年代
昨天晚上和朋友一起看《孔雀》很喜欢,于是在今天的早班飞机上又看了一遍,只属于70年代的青春,回味几次都不够。

那些70年代的青春烙印在看完《孔雀》后被一一闪回

70年代有些关键字是无法磨灭的,自行车,参军,黄军装,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蓝裤子白鞋,打鸟的气枪,露天电影,藏起来不舍得吃的大白兔奶糖,过年前一天才洗的一次澡,小树林里的约会暗恋生理卫生书烟卷里放鞭炮的恶作剧,打架,离家出走,工厂上班时妈妈准备的饭盒,找工作送礼,黄色录象带,手抄本,弹弓,以及如那个年代的建筑的颜色一样的内心--灰色。
 
70年的一代是挣扎的一代,既继承了父辈的艰苦,又忍受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欲望煎熬,70年的孩子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可又在现实破灭后依然选择勇敢的坚持,所以《孔雀》里当张静初扮演的那个角色在许多年以后再次看到那个给过他美好爱恋的解放军时,依然那么肯定的说:“他依然爱我”
这是她理想主义的极至,虽然从一开始她就是暗恋,她恋的人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军人,当她多年后在街角转弯处看到脱了那层皮一脸沧桑,拖家带口的出现在她的视线里的那个他时,她笑着面对,却在背后把脸哭到扭曲,一个美好的梦破碎,我想如果可以的话,她不会选择偶遇,因为这样那个梦就在她的心里永远都是美好的,她哭到力竭是因为那个梦永远的不在了。也许她爱的并不是那个人,是那个人身上完美的皮,当那身戎装不在了,理想主义者无法接受神像被摔碎后的不堪。

70年有多少值得我们留恋的啊,那都是因为我们失去了,错过了的记忆,可那是美好的,可有一天它再回来的时候,相信我们一样也无法面对那一份面目全非。

终于知道象我最欣赏的几位导演,如张扬,章家瑞,王小帅,顾长卫姜文,以及我身边的好哥们儿姜武和炜哥都愿意至少一次把自己的作品的年代放在70年代,因为那是他们用电影来回忆和祭奠逝去的青春,而看完了这些如《向日葵》《芳香之旅》《17岁的单车》《孔雀》《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我和姜武,魏小军,周韵,合作姜炜导演的,但在5年前被禁播的一个片子,都是对70 年代的致敬。

70年代的人对未来有种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幻想,以及对爱情悲哀的一相情愿,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蠢,可就是这种愚蠢才是现在的社会最缺乏,人都太现实了,我也在其中,而这些个电影才是我们内心短暂的救赎。

如今70年代已经是栋梁了,60年代的已经开始老去,80年代还没有长大,70年的孩子多少有些尴尬,没有60年代深厚的家底儿,又没有80年小孩与生俱来的洒脱和无所谓惧,在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一步步艰难行走,但因为有理想主义,所以一直都没有妥协
 
如果可以,我宁愿活在70年代,虽然残缺,灰白,单调,但却美好。
《孔雀》是一部用镜头书写的青春小说,有种温暖的残酷.

向顾长卫致敬

安琥在河南信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