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妈妈做菜手艺好是被大家伙儿公认的,以至于女儿、儿子天天带着全家来蹭饭。戴妈妈喜欢热闹,乐得借美食拴住家人的胃,图得就是团团圆圆。大家舒舒了她也就舒服了。
几次在戴妈妈家吃饭,精致到味的小菜、下功夫花时间弄至的当家菜狮子头、大煮干丝、烧嫩笋吃得我心里美滋滋。馋虫勾出来,哪有缩回头的道理,于是变着花样,找借口往戴妈妈家跑。
往常都是过客,一直没有机会拜戴妈妈为师,现在长住扬州,自然不肯放过学艺的念头。今天与戴妈妈相约学做淮扬名菜:河蚌烧青菜、芦蒿炒臭干。
要想做好菜,首先得从买菜做起。楼下就是大菜场,但很多南方蔬菜、水产我才刚刚认识,基本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戴妈妈带着我从菜场转了一圈,一路上给我指点:豆腐要买这家的,它是国营的,有政府补贴,质量没得说;这家的平菇是自己种的,没有泡过水,还很新鲜;这种猪肺可以做杂碎汤……,多年的买菜经验,戴妈妈一股脑都交给了我。
河蚌烧青菜的重要原料就是河蚌,在一家摊前,戴妈妈左看又看,又问老板,从三种河蚌中选出一中最好的,买了一斤让老板敲边去腮。戴妈妈讲敲边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因为所谓的“边”其实就是河蚌用来保护自己不被外界侵害的肌肉,因为肉质较厚,倘若直接下锅不易煮烂,敲打之后,这块肉质变得松软好吃。因为家中有婆婆从乡下带来的无公害青菜,所以就省略了买青菜这步。直接奔着芦蒿、臭豆干去了。
芦蒿是江浙一带特有的蔬菜,这个“蒿”总让我联想起徐志摩的诗“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以为它是传递爱情的物件。其实,此“蒿”非彼“蒿”,在问过伟哥之后才知道,这根本是两种东西。
芦蒿是水生植物,讲究吃其茎,因而买时得掐头掐尾注意它是否很嫩,否则入口难嚼,而买臭豆干就简单的多,只要买那种颜色发白的臭干就可以了。
买好菜后,请戴妈妈到我家。
去壳去腮的河蚌买回家后,还是要在清理的,需要将其肠子去除。考虑到河蚌身体上有很多粘液,首先得撒盐去其粘液,这样要反复三次才可以清除干净。
菜子油烧开,放入洗好的河蚌,之后放料酒,然后放入胡椒粉(要多点),翻炒几下后,闻到香味,再放入开水,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十来分钟,河蚌肉烧烂即可出锅。之后再将锅清理干净,放油煸青菜,待其颜色一变,就放入小半杯开水炖,这时将烧好的河蚌也一同放入锅中一同翻炒,这时汤已变浓,放入盐鸡精即可出锅。
应该用大碗来盛河蚌烧青菜,这样使其温度能一直保持,我没有经验,所以再吃到后边时,菜有些凉。
芦蒿炒臭干做法非常简单,不用葱姜爆锅,直接将两样东西下锅,放盐和鸡精,断生后即可出锅。
独特的芦蒿与臭干相配,味道真的很特别也很鲜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