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我不是艺术青年,但每每遇到跟艺术沾边的事,我都会热血沸腾,想一次次去亲近。大山子现在是北京最有艺术气息的地方之一,有不少的艺术家都在那里设有工作室,因而心中总惦记着去大山子的798参观,今天在两位好友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
走近那片红砖水泥堆积的高大厂房,熟悉的如同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睁大双眼想从中找寻记忆。它很像我从小生长的地方,那是新疆最大的工厂,同样都是苏式高大的红砖结构厂房,就连厂房的结构、排列都很相象,建筑风格简练朴实,天窗宽敞明亮。走进去,工厂里特有的机油味扑面而来,仿佛岁月在那一刻停滞。
仔细看,每个厂房还都是原先的样子,但里面都被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首饰工坊、平面设计室、设计、出版、画廊、餐馆、酒吧就藏在这些小格子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走到哪里就在那里停留,用心体会,细细品味。
这处厂房已经荒废,但两处大门都被涂鸦,红色的指路牌给它赋予了跳动的生命。
在798,感触最多的,就是处处透露出的迷茫和颓废,没有生气。
这是我翻拍的一张照片。这副工作场景来自六十到八十年代。自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去母亲工作的地方玩耍,在那里耐心等待母亲下班。
这个车间被改成设计室,在这里展示平面设计图像。
这里仍然保留过去工厂的办公区。长长的走廊两边,是各个科室,记得每次进去,都心存敬畏。
这里已经改成了餐馆,专门经营川菜,并起了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天下盐。但怎么看,它也像新疆的精工车间。
被层层包裹的管道,大门仍写有“生产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