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果谁食

(2006-07-05 09:53:38)
    早几年,各大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玩命的进行放贷,其中地产开发商更是被银行当成了香饽饽,你请我邀的,然而这也造成了一些恶果。不看开发商的资质和实力,不认真核查购房人资料的真实性,就盲目放贷,导致几年后呆帐频繁显现,考虑到银行脸面以及上市需求,所有谁家也没有公布房贷造成的呆帐具体数额。但这早就成为尽人皆知的秘密。
   今天有媒体报道:北京开发商联合中行职员骗贷7.5亿。http://news.sina.com.cn/c/l/2006-07-05/02079371607s.shtml
   7。5亿不是小数目,怎么就被骗子从银行弄出来来呢!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开发商趁银行放贷心切,与中介联合起来捏造虚拟购房者,再以这些虚拟购房者去银行骗贷。
   别看银行在收取跨行交易费上显得处处精明算计,可到了需要真正发挥精明时,却眼瞎耳聋。报道中称“据检方指控,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间,徐维联3人在审批森豪公寓和华庆公寓房地产项目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过程中,先后向257名虚假贷款申请者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共计7.5亿余元,造成银行损失贷款本金6.6亿余元。”“公诉人认为,银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委托律师调查客户资信,但这并不表示银行的信贷业务部门就不再负审查责任。公诉人随后列举了257名虚构的购房者的几份虚假收入证明,“其中一个虚构的贷款人‘所在’公司早都注销了,怎么会每月挣五六万?你们只要简单上网查一下工商登记,就能查出问题来!”
   的确,只有鼠标一动,虚假信息就能立刻现原形,可是银行人都忙啊,忙着拉客户、忙着完成贷款额、忙着推销信用卡、忙着推销保险、忙着买基金、忙着挨家挨户收跨行查询费、忙着将小额帐户用户扫地出门。都忙成这样了,那有时间去调查开发商和买房人。
   只是,我现在有些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7点5亿的损失谁来赔偿,银行会不会再想出一个妖蛾子招儿转嫁到我们这些无辜的储户身上!想到这儿,心里真没底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