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休假过半,可自己啥还都没干,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午睡过后,拉着伟哥直奔美术馆旁边的三联书店,打算好好为自己选几本书。
下午的三联书店人还不少,这为自己选书也带来些困难。一直想买本台湾出的《人体使用手册》,原先想图省事在家门口的书店买,可没卖的。这本书主要讲人体的器官如果使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疾病。现在年纪大了,总觉得自个身体运转如同奔三,CPU离奔四差远了,所有想通过书本来看看防微杜渐。别说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挺多,要不它怎么高居图书榜前几位呢!不知怎么得,我翻来复去就是没找到这本书,问了图书管理员,小姑娘一副爱搭不理的样,说:你自个再找找。俺就很听话的到她嘴角驽过的方向寻去,结果还是没找到。不过,转了一圈颇有收获,手中立马多了《回家真好》、《吃主儿》、《吉宅--居家实用风水宝典》和《家居主张》,随后又拾阶而下到了地下一层,陪着伟哥左看右转,看着看着又被一本《世俗西藏》给吸引了,想都没想就被我收入囊中。其实家中关于西藏的书不下20本,但只有提到西藏二字,我就像被丢了魂似的立刻买下,拿回家才睡得踏实。
伟哥与我买书方式不同,他选书如同选女人,左看右看还要再仔细阅读序或提拔,才肯掏银子。今天伟哥买了本《丁庄梦》,是讲述河南农村感染艾滋病的小说,光着主题就够深沉的,我是不会看的。在现实生活中,看了太多的苦难与悲痛,在书中,就想寻找光明和希望。
每次去三联书店都会被台阶上坐着的读书人所震动。记得第一次和一位老弟去,看到数十位爱书之人坐在灰不溜丢的台阶上,不顾往来人的臭脚,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还很不理解,觉得买不起,就不要看,省得遭人白眼。如今十年过去了,三联书店内的台阶上依然坐着爱书人,在这些看书人中,有老有少,想必等他们有了钱,可以买得起任何一本书时,会告诉自己的子孙在三联书店读书发生的趣事。
现在的书,早就涨到了咖啡的价儿,随便一本就有小二十,六本书共花去我和伟哥140大元,坐在面馆,看着这堆书我直心疼。转而又乐了。这两天,有朋友从远方来,我和伟哥准备花六、七百元招待。不成想,老兄带着公家的银子而来,俺们不仅没掏钱,反而跟他吃香的喝辣的,想想这书费就当是招待朋友了。
我和伟哥每去三联书店,还必去另外一个地方---黄河捞面馆,就在三联的旁边。一家西安人开的面馆,里面卖得全是陕西的面食,最吓人的要数它的黄河捞面,那碗大的跟脸盆差不多,但面做的很地道,尤其是黄河凉面。夏天来这儿,吃上一碗凉面,那叫一个舒坦。冬日里,这里的羊肉泡馍很得人心。两服务员坐在桌前,一边用手将巴掌大的死面饼掰成蚕豆大小,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用陕西话拉家常。小店饭菜价钱很公道,一碗羊肉泡馍才15块钱,而它的看家饭"肉夹馍"则价钱比外面要高几乎一倍。不过,那个烤饼婆姨还很振振有词,说:“我们这饼不夹辣子和香菜,绝对是陕西做法,外面的那是啥东西!没法吃!”西北人说话,我爱听。本来嘛,肉夹馍就是饼中间夹肉,可流传到北京,就坏了,不仅弄些大肥肉在里面,还弄些辣子和香菜,那感觉如同滥竽充数。这家肉夹馍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它的饼。如今在北京,卖得肉夹馍饼抷子大多是用电饼铛烤出来的,不用看火候,几分钟就得了,可是它没有什么香味,发面疙瘩一块,而这家店烤饼还是用的传统办法,就是一个三脚铁架上用铁弄了一个高约三十工分,直径为60工分的敞口烤炉,炉膛内是用盐水和泥调和成的软泥糊了厚厚的一圈,妙就妙在它的炭火不是在炉的底部,而是在炉膛上面,既起了烘烤作用,又当炉盖使用。北方特有的无烟焦炭冒着丝丝白烟,不大的功夫就把饼抷烤制的金黄灿烂,再用大菜刀从中轻轻一划,塞入剁好还冒着热气,流着油汤的红烧肉,咬一口就不想再忪口了。
肉夹馍这种美食在十多年前,曾陪伴我走过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那时候有对老夫妻在新疆乌鲁木齐开了一个厨窗大小的店,每天中午,我都会花上1块钱买他们的肉夹馍,日复一日,老夫妻起初以外我就是爱吃他们的馍,后来知道我辞职去一家新单位上班,每月工资不到一百块时,还不按时发放,觉得我很可怜,每次就特意把馍里的肉弄多点,好让我能吃饱肚子。由于吃的次数太多,那时看到“肉夹馍”心中就会起腻,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我依然爱吃肉夹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