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1china.net/020/007/xsgs046.gif在家才休息了三天,外面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所说的外面其实指的是本单位本栏目,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拿什么来形容它才好,原先它就像个大家庭。即便是出差在外,你也会每天都想念它。我的手机接到最多的电话就是单位打来的,让我去这去那采访。倘若有一天手机很安静,屏幕上没有显示熟悉的号码,我便会猜测今天是不是“家里很好,要给我放一天假,让我好生休息。”
这个大家庭成立于1998年的7月,那时全组加起来不过二十人,其中记者只有九个,要支撑起一档约三十分钟的电视社会新闻节目,辛苦可想而知,但那时两个女领导每天都会像家长一样对你问寒问暖,让你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
那时的我已经28岁,为了在北京扎下根,我全力以赴地工作。一个人除了负责通信、邮政、公共交通(长途车、地铁、公交、铁路)、楼市的报道外,还要报道热线等社会新闻,几乎每天是一到两条的新闻量。而两位女领导工作很认真,在新闻上一点都不含糊,所以那时做新闻进步很快。我们的节目多次受到表扬,而且成为全国其他省市电视台学习的榜样。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相处了六七年的同事。大家的岁数都差不多,那时工作起来互相帮助,谁采访写稿上有困难,都会有人站出来搭把手,而时间长了私底下也成了好朋友,大家经常在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谁有好事都会聚在一起庆贺一番,而谁生活上有了困难,打电话关心就甭说了,大家伙还会你一百、他二百地凑份子帮着度过难关。随着岁月的增长,今天这个同事结婚了、交女朋友了,明天那个同事生宝宝了、搬新家了,喜事总是不断传来,其实,有些同事已经有了很好的去处,但无论怎样大家还在一起,谁也不愿意离开,留恋地还是这种家庭氛围。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延华姐的生病、一些同事的升迁,这个大家庭开始逐渐散去。尤其到了2005年年底,一领导升职成为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一位同事成为其他栏目的副主编;一位同事去了资讯科当副科长;一位骨干分子辞职去做电视剧风云榜的主编;一位同事刚刚辞职---,剩下的几位元老级人物不到五位。
伤感啊真伤感,我打电话给那位刚刚离职的同事,她说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早就想离开,但因为喜欢那种家庭氛围才留了下来,现在人走的走,病的病,而新人们都很自私,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下的理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