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婍
李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7,051
  • 关注人气:1,5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的第三个女人

(2011-04-25 09:38:36)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

苏轼的第三个女人

                                  /李婍

 

苏轼遇上王朝云完全是偶然。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刚调到到杭州担任领导工作,地市级领导干部新到一个地方,总要对自己管辖的领域进行一下考察和调研,苏领导第一站就到了著名的旅游产业基地西湖,考察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午间的酒会上,西湖开发区管委会就安排了歌舞班助兴,跳舞的女孩子中就有王朝云。在那群跳舞的女孩子中,她属于领舞的,长得最俏丽,跳得最好,一下子就把新上任的苏领导的眼球吸引住了。

苏轼是从京城从中央最大衙门混过来的,见过无数美女,看到王朝云能眼前一亮,说明她的美是惊世骇俗的绝艳,而且以苏轼的审美品位,她的美绝不是俗媚艳丽的那种。

身边陪同的科级干部察言观色看出上级领导看领舞的女孩的目光中有内容,就悄悄安排刚刚演出完的朝云过来陪领导喝两杯。

王朝云卸下浓妆,清丽淡雅地来到宴席上,这个十二岁的江南女孩很纯美,虽然经过教坊严格的培训她已经学会了在男人面前怎样微笑,怎样使用眼神,但她毕竟还小,看上去很清纯,按照我的理解,大体上就是张艺谋电影中需要的清纯版谋女郎版本。

她敬的酒苏轼乖乖喝了,年近四十岁的苏轼对王朝云表现得有些忘情。

苏轼喜欢女人,尤其是年轻美丽女子,不过他把身边的女人经营得很到位,家中永远保留着一杆迎风飘舞的鲜艳红旗,他的第一任老婆王弗明艳动人,红袖添香幕后听言,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可惜二十七岁便凋零花年。第二任老婆王闰之也属于美女之列,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十一岁,暗恋堂姐夫已久,她很珍惜这份缘,安安静静陪伴了他二十五年也先他而去。苏轼身边收藏的都是美女,在册不在册的在编不在编的小老婆也有几个,后来他越混越落魄,人家就都到别的府上攀高枝去了。连家里的女服务员都是冰雪聪明的蓝领丽人

如果仅仅对女人停留在喜欢和欣赏的层面,算不上是好男人。实践证明,苏轼是个好男人。他对自己的女人们都付出了真情,对历任老婆都情深意浓相爱至深。

在王弗逝去十年后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夜,他含泪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缠绵悱恻的悼亡词,写满生死两茫茫的离情,写满凄凉和无奈。写这首词的时候,身边就坐着他的第二任女人王闰之,这个女人不识字,不通诗书,苏轼写些什么她并不关心,不过苏轼并没有厚此薄彼,为她也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苏轼对每个女人都爱得很认真,对王闰之情真意切,对王朝云也是一见钟情一往情深。难得他有这样宽阔的胸怀,能对每个女人平分秋色,确实是有才啊。

苏轼真心实意喜欢上了王朝云,很久不写词了,这个女孩子让他有了写作的冲动,他随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按照坊间的说法,这首诗明着是描写西湖旖旎风光,实际表现的是苏东坡第一次看到王朝云的感受。

王朝云被苏轼收编到自己麾下,他借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现任老婆王闰之每天忙于家政,太累了,让这个小美女到家里当王闰之的助手,给她当贴身秘书。对这个新来的女秘书,王闰之心知肚明她最终会走上什么岗位,所以情绪上多少有些排斥。王朝云从小在歌舞班长大,怎样迅速把客户哄得眉开眼笑是那里的必修课,讨得王闰之的高兴对她来说有初级班的功课就能对付。她很快取得王闰之的赏识,成为铁杆大秘。

被苏领导带回家的王朝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她工作之余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和修养,读书识字弹琴吟诗,她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品学兼优的白领丽人,不辜负领导对自己的厚爱。

其实王朝云不过是苏轼正房老婆之外所有女人中的几分之一,被收藏之后的若干年,她基本就雪藏起来。因为“一肚子不合时宜”几句话才开始让苏轼刮目相看。

那一日苏轼难得休闲和家里的女人们玩智力抢答游戏,他拍着肚皮问女人们:猜猜看,我这里面是什么?抢答开始。一个说,当然是中午刚吃的饭呗。一个说,一定是满腹文章。还有一个说,满腹都是聪明才智,难道还能是一肚子草包?王朝云的回答很雷人,她说这里头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没想到这个舞女出身的女子能说出这样有水平的话来,他轻叹“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他开始把她当做红颜知己,开始高看她一眼。王朝云已经慢慢长大了,长得楚楚动人,柔情似水,满目春光荡漾,守着这样的尤物苏轼很难做到视而不见,坐怀不乱。

都说官场失意,情场得意,苏轼官场最失意的时候,身边的几个小妾也纷纷炒了他的鱿鱼,另谋高就,甚至现任老婆王闰之也抱怨老公不识时务,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啊,招惹祸端,她点了一把火把苏轼的一些文卷画稿烧了,女秘书王朝云偷偷藏下一些,此时的王朝云坚定不移地站在苏轼一边,她大胆地用柔情声援落魄的苏轼,黄州贬谪,追随他的只剩下满腹怨气的老婆和深深爱着他的王朝云。

不抛弃不放弃,做苏轼永远的追随者,苏轼被王朝云感动了,正式给了一个名分,小妾。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她不再是家里的工作人员,而是家人了,是他的女人了。

在黄州的日子是王朝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突如其来的爱情饕餮,让她陶醉其中,她一生只爱过这一个男人,她不在乎他地位如何,不在乎他年岁比自己大出二十七岁,不在乎有没有名分,只要拥有他的爱就足够了,哪怕这爱只是几分之一。也许因为从小被卖进了教坊,缺少父爱,王朝云对这个父辈的老男人很依恋,爱得轰轰烈烈,热烈的近乎没道理。她像所有拥有爱情的幸福小女人们一样,幸福的一塌糊涂,忘乎所以,尽管生活拮据,甚至还要做菜农亲自下地亲自开荒种粮种菜贴补家用,他们都快乐得不得了。因为在市郊的东坡种地,从此苏轼有了苏东坡的美称。所做的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她的爱唤起苏轼火热的激情,才子佳人,老夫少妾,恩恩爱爱情深意浓。那段日子他们还有了爱情的结晶,可惜这个孩子很快夭折了。

从此王朝云成了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他远赴荒凉的惠州,王朝云紧随左右,她温婉娴雅,忠贞不渝,红袖添香红颜伴鹤发,爱情的滋润让苏轼又有了写诗的冲动,他写诗之前先作序发了一通感慨: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苏轼沉浸在空前的幸福中,以为未来的日子可以这样一如既往地过下去,在遥远的惠州,只要有他的朝云就足矣,那时候他的第二任老婆王闰之也提前主动下岗,到孤坟中兀自叹息去了。王朝云已经成为他晚年黯然孤寂生活中的唯一女人,苏轼万没想到这个年轻美丽善解人意重情重义的女人会香消玉殒在荒僻遥远的惠州,那年她刚刚三十四岁,被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中,苏轼为她作的墓志铭上写着“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也就是说至死她也只是个小妾,虽然当下她是他唯一的女人,也不过是个妾。

女人一旦爱了,这个男人就是他的唯一。

苏轼是王弗的唯一,是王闰之的唯一,也是王朝云的唯一。

但是苏轼却爱着他所有的女人,也就是说每个女人得到的都只是他爱情的一部分,他们永远不可能拥有他全部的爱,王朝云也不例外。

朝云这样的聪明女人,早已知道自己在男人心中占据的比例,所以临死她口诵《金刚经》的一道偈语,没有说任何与情与爱有关的话语,没有流露任何留恋和不舍,静静地瞑目而逝。

苏轼为他的每个死去的女人都写了墓志铭,为王弗写的是“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为王闰之写的是“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为朝云写的是 “敏而好义、忠敬如一”。读这三个女人的墓志铭,读懂了苏轼的心事,王弗和他是少年夫妻,小夫妻卿卿我我还没爱够,她就离去了,这是他一生的痛。王闰之陪伴他走过风风雨雨,同甘苦共患难,二十五年的夫妻使他们变成了亲人,亲人逝去,岂能不痛,最后他和这个女人合葬,生生死死永远守候在了她身边。王朝云只是他的妾,一个为他奉献了一生的红颜知已,她给他精神上的温暖,也许后来的岁月中,苏轼太老了,对这个女人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在爱情上并不给力,最后离开惠州的时候,他独自回来了,把朝云一个人孤零零丢在了举目无亲的远方。

几百年后,清代的宋湘到惠州游谒朝云墓,轻声感叹:“一骨何难共北归,东坡心事太深微。”

其实年老体迈的苏轼后来的岁月就靠回忆往事支撑了,他还是很怀念王朝云的,并为她写过一首“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回忆只说朝云如何美丽,并没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刻骨铭心的怀念和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其实仅仅这些也就足够了,至少这个男人还想着她,想着她曾经的美丽,想着她曾经的温情,还为她写了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和某些负心男人比较,王朝云的爱没有投放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