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女诗人薛兰英、薛蕙英: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爱情

(2010-04-26 10:49:07)
标签:

两个女儿

竹枝词

姑苏台

薛蕙

东吴

文化

元代女诗人薛兰英、薛蕙英: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爱情

                                                                   /李婍

元代女诗人薛兰英、薛蕙英姐妹两人的诗作《苏台竹枝词》名气很大,但比诗歌名气更大的是两姐妹同时看上了一个书生,后来又同时嫁给这个男子为妻的传奇故事。

明朝有个叫瞿佑的落魄文人写了部涉黄短篇小说集《剪灯新话》,其中有一篇《联房楼记》就是根据薛兰英、薛蕙英姐妹共事一夫的传闻编写的,其中有不少地方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性爱,很黄,这本书在明代就被列为了禁书。除了这些黄色的性描写,其他的关于两姐妹如何追求美好爱情等等,看上去还是有些感人的。

姐妹诗人同时爱上一个书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感情这东西奇奇怪怪的,小伙子优秀又是帅哥,让两姐妹同时动了芳心很正常啊,不正常的是两个人同时和这个男人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哭着喊着同时嫁给他做妻子。从人性的角度看两个女人有些怪怪的,爱情是排他的,两个人谁也不吃谁的醋,相安无事,让爱吃醋的女人们想不明白,这也是爱情吗?

古代女人的爱情似乎也不是这个模式,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奇特,才给后来那个名叫瞿佑的黄色小说家拿来当成了创作素材。

薛兰英、薛蕙英姐妹的出身其实挺小资的,老爸是江南名城苏州一个卖大米的老板,属于暴发户那种,后来买卖做大了,也想附庸风雅弄些和文化沾边的事,这和现在没有文化的暴发户有了钱之后买文化是一个心态。薛老板只有两个女儿,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女儿的身上,出大价钱请家教教她们琴棋诗画,总而言之当时官宦人家的女孩子最时尚最前卫的一切都让两个女儿学习了解。穷养儿富养女,薛老板的最高理想就是让两个女儿摆脱小家子气,以高贵的气质将来攀附上某个新贵嫁出去。他还专门在宅后盖了一座画楼,花重金邀请善画水墨花卉的承天寺僧在粉壁上绘上巨幅的兰蕙,把这座楼命名“兰蕙联芳楼”,两个女孩就圈在这座美丽的小楼上,吟诗作画什么的,基本上不和外界交往。

两个女儿确实也没有辜负老爸的希望,虽然足不出户,当朝最时尚最前沿的东西,从生活到文化她们都掌握得很到位。

据说那首非常有名的《苏台竹枝词》就是姐妹俩十三四岁的时候写的。当时杭州的竹枝词体诗歌非常流行,著名文学家杨维桢住在杭州西湖,写了九首《西湖竹枝词》,马上涌出一大群人唱和,顷刻之间这种诗歌体裁成为时尚。家在苏州的薛家姐妹当然也受到了这个时尚的冲击,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把一切不放在眼里的青春期,她们那个不服气啊。“西湖有竹枝曲,东吴无竹枝曲乎?”这话是她们说的,下面的十章《苏台竹枝词》也是她们写出来的,这些诗成为女性竹枝词的开山之作:

 

姑苏台上月团团,姑苏台下水潺潺。

月落西边有时出,水流东去几时还?

 

馆娃宫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归何处,不及真娘葬虎丘。

 

虎丘山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约伴烧香寺中去,自将钗钏施山僧。

 

门泊东吴万里船,乌啼月落水如烟。

寒山寺里钟声早,渔火红枫恼客眠。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

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方。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杨柳青青杨柳黄,青黄变色过年光。

妾似柳丝易憔悴,郎如柳絮太颠狂。

 

翡翠双飞不待呼,鸳鸯并宿几曾孤。

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

 

  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百尺高楼倚碧天,栏杆曲曲画屏连。

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竹枝词多是咏唱男女情爱的,月下唱竹枝适合于男女风情。两个情窦初开,整天圈在闺楼足不出户的少女,居然也能写出这些情义绵绵的诗词,说明她们人性中最原始的的男女之情已悄然萌发。诗句虽然有些稚嫩但清丽纯情,是杨维桢之类的大诗人写不出来的,所以杨诗人读到两个美眉的诗稿也击掌叫好,并在她们的诗后面手题二诗:

 

锦江只见薛涛笺,吴郡今传兰惠篇。

文采风流知有日,连珠合璧照华筵。

 

难弟难兄并有名,英英端不让琼琼。

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

 

其实较起真来,两姐妹的诗还时很稚嫩,就像当今炒作超女一样,杨维桢之类的半老男人对年青美眉的心态很复杂。有了杨维桢帮忙炒作,两个女孩一下子窜红了。虽然也有不少粉丝,但她们深居闺楼无缘和粉丝们见面,长到十八九岁还没找到可心的 郎君。

兰蕙联芳楼傍水而建,楼下就是缓缓东流的官河,无聊的时候两个怀春女子就站在楼上望着默默流淌的河水想心事。那个初夏之夜,两个人凭栏远眺春心不宁的时候,明亮的月光下在船头洗澡的英俊少年让她们同时心慌意乱。其实月色再好,也只能看到少年的剪影,之所以知道那是帅小伙,因为白天她们在楼上偷偷看见过。这书生姓郑,受老爸之托从昆山来这里找米商薛老板谈生意,生意还没谈完就让老板家的两个女儿看上了。

小说《剪灯新话》的《联房楼记》中把后来的情节描绘得具体生动,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生动到让人耳热脸红,想入非非。

据说两个女孩子对姓郑的帅哥一见钟情后,就开始主动出击。手法其实很老套,从郑帅哥赤裸着身子洗澡,到两个女孩子如何挑逗往楼下投荔枝,再到如何用秋千绒索垂竹兜把男孩子勾引到绣楼,三人同时进入寝室。

姐姐献给郑帅哥一首诗:

玉砌雕栏花两枝,相逢恰是未开时。

娇姿未惯风和雨,吩咐东君好护持。

 

妹妹也不示弱,随后献诗一首:

 

宝篆香烟烛影低,枕屏摇动镇帷垂。

风流好似鱼游水,才过东来又向西。

 

两首诗是不是两姐妹写的无处考证了,总起来看有些黄。薛老板又是请高级家教,又是让两个女儿学大家闺秀的仪态,却忘记了养在深闺的女儿的七情六欲。两个女孩能接触到的好男孩太少了,突然看到一个可心的,难怪两人同时爱上一个人。其实两个女孩没有错,而是那姓郑的男孩未免太贪心了,两姐妹选择其中的一个也就罢了,哪能兼收并蓄一块收容呢?

三个人的爱情不可思议,他们的感情让人感觉有些畸形。三个人谁都离不开谁,这算什么,爱情也可以这样吗?

忙于做生意的薛老板终于发现了两个女儿和郑公子的畸情,却也无奈。两个女儿哭着喊着都要嫁给郑公子,老爸一看,索性打包把两个女儿买一送一全嫁给了那个姓郑的做媳妇。

那年郑帅哥二十二岁,兰英二十岁,蕙英十八岁。

三个人的爱情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出嫁之后的两姐妹再也没有新的诗作,是因为太幸福从此辍笔了,还是因为太平淡没什么可写的了?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