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三)
(2019-12-23 20:07:09)
标签:
大家名著
读书阅报
德育心育
哲学思考
教育
|
分类:
阅读书签
|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作者叶澜。本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思”与“综合”。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反思了我国教育研究中有关方法论的认识与实际状态;同时将思维延伸到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相关的领域,左右上下驰骋,尤其关注当代哲学与科学的发展,从中汲取时代精神,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发现问题与寻找生长点。历时十余年,《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仍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经典之作。下面是读第二章《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第二节《学科形成时期》笔记。
第二章《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第二节《学科形成时期》之“近代教育研究特征概述”
从前学科时期到学科形成时期,教育探索从披着神学的外衣到走出神学的阴影,而后转向自然,转向人,最终转向科学的阳光,教育研究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
研究的中心问题域集中到学校教育的内部,主要探究如何按照教学对象的本性组织教学活动,力图揭示一般的原则与过程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学校规模扩大和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的出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及教育原则研究已经在这样背景下出现的。教育实践中第二个重要变化在质上。它表现在培养目标上,要求人真实地认识自己的周围世界,利用它为现实的人的需要、幸福服务,即对科学和技术的需要增加。
2.教育研究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演绎的新前提,开始在教育研究中起基础作用,系统观察作为事实研究的新方法引进教育研究。近代由于教育研究中心范围的变化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心理学在教育研究中也成为重要前提。当时,心理学虽然作为独立的领域在发展,但研究方法基本上还是哲学式的。教育学研究受它的影响,主要在观点上,而不是方法上。
3.教育研究中的哲学
哲学观仍然是教育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哲学在观点上,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由此引出新的教育观。在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哲学观的作用下,教育观上的主要变化是人们意识到教育的规范目标不仅来自社会,而且应来自教育对象即学生的自然需要;教育规范目标的实现,即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自然的适应。这使学生及其学习过程成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的领域。
4.教育的综合研究
开始了对教育研究对象、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教育研究发展的内在机制初步显现,独立领域初步形成。这主要归功于赫尔巴特,也是学科形成期对于教育研究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它促使研究目标明确、方法意识强化、研究理论水平提高和认识系统化;促使人们自觉地对教育研究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以提高活动本身与研究成果的质量。
5.教育研究的成果
教育研究的成果开始发挥指导实践的功能,显现出理论的力度。近代教育家都有哲学家的修养,专注于研究教育本身,而且有些人就是志在改革当时的教育并参与改革,参与实践,对当时的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研究的目标不是解决个别、具体问题,而是追求个头儿、普遍的认识,寻找体系和模式,用理论形态来说明过程的本质,以规范的方式来改造、指导实践,因此具有超越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功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