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第2节,听了初一年20班朱老师一节数学课《数轴背景下的绝对值化简》,课后交流。
一、授课背景
开学初讲授的绝对值知识,在第13周再次让学生训练,仍然存在部分同学没有解答正确。绝对值是在学习了相反数的知识后,又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等于0。绝对值的化简,就是根据这两个意义来进行处理,几何意义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体现,代数意义主要侧重于符号、括号的运用。
二、教学情境
1.题目呈现
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有理数 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
(1)用“>”“<”或“=”填空:
b______0,a+b______0,a-c______0,b-c______0;
(2)化简:|c-a|-|c-b|+|a+b|.
2.题目解答
解答题的书写格式是小学升初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点,而又是初中很重视的,所以请班上优等生上台板演示范。
洪同学板书第(2)题,并讲解。
解:|c-a|-|c-b|+|a+b|
=a-c-(c-b)+0
=a-c-c+b
=a+b-2c
=-2c
3.老师点评
根据数轴可以将题目中式子的绝对值去掉,然后化简即可解答本题.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绝对值化简的一般思路,就是先确定绝对值内符号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来转化。讲解时应强调绝对值里面的符号,体现数学的整体思想!
解:由数轴可得, b<c<0<a,
|a|=|b|, 则a、b互为相反数
∴c-a<0,c-b>0,a+b=0
∴|c-a|-|c-b|+|a+b|
=a-c-(c-b)+0
=a-c-c+b
=a+b-2c.
=-2c
三、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绝对值这个词既陌生又不易理解,绝对值是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本节课知识将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以及绝对值等知识联系在一起了,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2.
选择何种学生上台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请优等生上台示范,让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但是,如果换成中等生上台示范,也许也会激起学生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成为一名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探索,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为什么学生会在绝对值化简问题上“摔跟斗”?
学生在绝对值问题上经常“摔跟斗”,主要是整体思想比较薄弱;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相对抽象,理解不够透彻;去掉绝对值符号后,没有整体加括号,导致符号出错;当堂小结、课后梳理不够到位,导致概念模糊,等等。
四、改进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将绝对值的相关概念讲解细致,数学本质解析透彻,对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2.
进行随堂检测,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过关,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3.
回归数学思想,在课堂中充分渗透整体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少入微。”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教给学生探索方法、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