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发言:文化故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百三十三)

(2019-07-26 20:53:13)
标签:

德育心育

专题发言

校本研究

文化故事

教育

分类: 研究平台

    今天上午,晋江一中、华侨中学、中远学校新教师和紫帽中学交流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培训,我作了《文化故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言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化故事的特征,二是文化故事的创作,三是文化故事的价值。末尾,我提出一个问题:“从今天的讲座中,你能感悟到文化故事或文化故事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用了10分钟时间,让近50位老师撰写心得体会,字数可在100-200字间。下面是几位老师的书面摘录。
    1.陈丹丹老师(华侨中学
    文化故事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记录,它既能帮助我们记载生活中的那些动人的时刻,又能刻录当时我们的心情和感悟。通过讲述和倾听文化故事,我们能够实现人和人之间在精神层面的交流。文化故事的叙写过程,也是我们对自身和事件的反思的过程,经过回顾和思考,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从而得到自身的提升和进步。
    2.蔡晖琳老师(晋江一中)
    听老师讲故事,真的觉得很新颖,似乎在初中结束后,就开始写议论文,当再一次拿起笔要将故事娓娓道来时,我竟不知该从何说起。之前总是认为才华横溢、笔下生花的都是文科生,化学老师应该很少有机会去写文章了,怕写不好,更怕没有东西写。听了苏老师讲座后,我才明白原来化学老师也可以讲故事。故事记录生活的点滴,可以用来作为自我反思的镜子,也可能作为他人借鉴的例子。
    3.赖佳佳老师(晋江一中)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把故事的讲述融入学生的周记写作中。高中语文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思辨,但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我们教师通过对概念与命题的条分缕析可以做到的。不过,假若有了故事的这个抓手,学生在思考故事、揭示故事的意义的同时,其实也就实现了思辨能力的锻炼。并且故事的记录也同时可以实现对他们记录意识和交流意识的培养。这两个意识的养成对于强调理解与表达的语文学科是大有助益。
    4.许娉婷老师(华侨中学)
    讲故事的能力至关重要,上至庙堂,下至江湖,今天,苏老师的讲座也是一篇文化故事,让人明白晋江一中“文化故事”的精神传承与具体的运用。听完讲座,立刻写体会,是一种复盘与反思。践行了课上提到的故事的创作与意义。找寻这堂课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意义。一则有感于苏老师锵然有力的话语,离开讲台多年,依旧激情,手指江山,挥斥方遒。壮哉!二则展望此后在大一中的教学,希望能磨砺自己,有朝一是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故事。
    5.张琳老师(晋江一中)
    文化故事作为一中的品牌,我是初次了解。我意识到“文化故事”的传承的必要和重要。校园故事来源于生活,来自于真实经历,一个个故事汇聚成的是一中人的共同记忆。这份共同记忆在精神上凝聚力量,在文化上形成特色的“石鼓山文化”,使一中精神作为无形的火炬代代相传。文化故事给讲故事的人以反思,给听故事的人以启迪。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故事的记录和传播,经验和文化也在传递。看似简单的故事,实际上是共同进步的“思想传递”和“交换苹果”。
    6.王巧诗老师(华侨中学)
    发现生活的美是一种能力,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生活带给人的感动是十分珍贵的。无论是生活上的一件小事,抑或是路边的一草一木。在上大学时期,最为难忘的便是远离闹市,一头扎进小巷小道、古街居民的生活的烟水气里头。学生倘若一天只有学习课本知识,只有手机网络的世界,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反思,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对这片土地的文化毫无了解,对日常生活环境漠不关心,那是一文化人非常遗憾的事。教育教学不应只有课堂,还需有生活,哪怕是古建筑的样子、生活习惯、风俗习俗、各种节庆喜丧仪式,都需要有自身的思考,都需要我们去观察,才能感悟这其中的美,活出生命、生活的意义!
    7.陈晶老师(晋江一中)
    听了这个关于文化故事的讲座,若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听后感,那应该是:吃一颗橄榄。是的,一颗橄榄。先苦口,后渐甜,进而粹于全身。可能是由于自己文化素养未到某个高度,初闻“文化故事”,只见得与自己遥远;而后一个个丰满的案例展现在前,心中有感:咦,挺有趣的!最后,当明白这些“以小见大”的故事上升到生活意义层面时,好像明白了这堂讲座真正的价值了。我的收获,是可以细嚼慢咽的甜。
    8.赖佳滢(晋江一中)
    文化故事其实是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记录。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片断教学,对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成长经历,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对自己,是一种沉淀;对他人,是一种帮助和参考。在我的中学时代,养正中学让我们每个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我的记录袋当时获奖,现在还存在母校,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文化故事,便是教师的成长记录袋。
    9.钱知路(晋江一中)
    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经历,发现自己缺少的就是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和一张会讲故事的嘴。文化故事在教育教学中很有意义。第一,它可以记录老师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无论对于师或生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它可以接近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距离。会讲故事的老师一定是受学生喜爱的。第三,它可以促进师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于发现美,更好地体会自身在校生活以及学习的意义。希望自己能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培养一双关于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及教育教学的有心人。
    10.蔡雅莹(华侨中学)
    生活中不缺乏故事,但可能缺乏发现故事的眼睛。而故事基于生活,作为老师,更应该捕捉亮点用心思考,发现问题,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而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故事的意义,从哲学角度上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反思自我,才能在专业上得到成长与发展。经验+反思=成长。教育生活虽然是平凡的,但平凡中有不平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