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765ff37gbdb97074eae5&690(八十八)" TITLE="语文导写:这一组漫画说什么 (八十八)" />
语文导写:这一组漫画说什么 (八十八)
今年4月,福建省质检语文试题是一道以漫画为素材的读后议论或记叙的作文题。昨天晚上,有两个学生来找我,让我给她们的作文点评一下。其中一个不及格,很是伤心;在她的试卷卷面上,写了几行字,是课堂笔记,说是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找到的立意比较好的主题:
1.吃不到的葡萄未必是甜的;
2.远看是花,近看是草;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你所拥有的;
4.得不到的永远是美好的;
5.轻易得到的东西未必有价值
以上画面意义的概括恰当否?画面告诉我们,有一个老人,看到一个瓶子,说它是好东西;瓶子主人送给他,他再看看,就觉得不那么美了。每幅图都有一句对话:“多么精美的艺术品!”“送给你了。”“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
第1个,“吃不到的葡萄未必是甜的”,老人原来只是一个欣赏者,后来成了拥有者,他的观察结果是“现在看起来并不太精神”而已,怎么能断定其“未必是甜的”的呢?与原文意思相去甚远。
第2个,“远看是花,近看是草”,也不对,从观察的距离看,如果说第一幅的观察点距离较远,那么第三幅观察点反而更近,怎么说是“远看是花,近看是草”呢?而且他说的只是“并不太美”,并非全盘否定。
第3个,“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你所拥有的”,这样说来,似乎老人拥有了瓶子,就没有了欣赏眼光了,其实,作者强调的是,由于欣赏对象的位置变化和欣赏者的距离不同,得出的结论就有所不同。
第4、5个,似乎与漫画的意思能够沾上边,漫画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第2幅:“送给你了。”确实,在生活中,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可能越是不值得珍惜。从本质上说,这两个意义是一类的,只是视角不同:一个是没有得到,一个是轻易得到。
倒是来访的一个学生,她写的角度另有新意。她观察了漫画,第一幅的瓶子的位置是放在一个垫物上,第二幅的瓶子是放在地板上,由于瓶子的位置不同,造成老人的观察角度不同,结论有所区别,于是她归纳的意思是:要找到最好的观察位置,由此引申人要有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适合自己的、不断追求的、与社会融合的人生舞台。
一幅相同的画,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或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观察的角度所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