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专栏作家罗西
专栏作家罗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000
  • 关注人气:41,1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男2女眼里的福州

(2006-07-21 19:23:43)
分类: 广告·罗西
          两个男人与女人眼里的福州
      (提醒:希望把几个文章都看完再发表议论)
 
   准确地说,罗西不是福州人,只是在福州工作。也不是哈尔滨的,因为我在那里开个专栏叫“罗西说法”,已经有10多年了,所以很多读者以为我的那里的人,当然偶尔还有更不明真相的以为我是那个“球迷皇帝”罗西。我是福建仙游人,徐霞客游历的地方:http://bbs.xyjy.com/index.asp?boardid=23
  今天无意里在逛博客时看见2篇写福州的文章,都是女性写的,雅典娜自渡之船,有些意思,就私自转过来,仁者见仁,方便的话,也可以结合著名作家福州人陈希我的旧文章:http://blog.sina.com.cn/u/537a0507010003lk罗西过去的一个文章看一看:(罗西是极力赞美福州的。)http://blog.sina.com.cn/u/4763e9e80100011x
 
 
   很早就想写一些关于福州和福州人的文字。虽然写的未必都是好话,但是因为在那里待了很久,倒底也是很有一些感情的,如果不作忠实的记录只怕都会随时间淡去。
  
  在福州我被打劫过,很生气。在福州我被偷过,也很生气。我还看见一群手操西瓜刀的人在街上奔,我只能叹气。。。。。因为很多事,我到处瞎嚷嚷:福州人没一个好的。一个福州朋友说:”那些人未必都是福州人,再说哪没坏人呀,一个都没有,可不就把话说得太死了吗?“虽然在家里的时候从来没遇到过这些事,我还是很认可他说的话,其实我何尝不知道呢?只是发发劳骚罢了。前几天我在某人的BLOG里也说了类似的话,便招来一顿臭骂(那人用了匿名,骂人也是不够光明磊落的),想来福州好人不但少,而且福州人竟是小气的。我猜那一定是个男人。
  我只是发了一句劳骚。又加了一句劳骚。
 
  有一句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的很有些道理。如果要做一个对比,用一个词来形容江南人和福建人,那么江南人是柔性的,福建人是烈性的,还带着几分土性。
  初到福州便是听不懂福州人的国语。孟子他老人家说“南蛮鴃舌之人”,真真不错的,从公元前到公元后尚无大变。举个小例:飞(fei)机始终是叫飞(hui)机的。由说话则不可不提福州人的语言,那才叫奇哉怪也。只要是圆形的东西一律用“粒”。如:一粒鱼丸,一粒鸡蛋,一粒汤圆。。。。为了思考的严谨性,有一度我曾思忖是否是”例“而非”粒“因为鱼丸,汤圆带汤,点餐时叫一例也不过份。可是终究从没听福州人真正叫过”来一例汤“的。倒是“给我来多少多少粒鱼丸”倒是常有,那么“例”倒是套用不上的了。再有,对动物不论大小一律用“头”。一头鱼,一头鸡,一头虾。。。。。。只有讲到蔬菜时还有些道理,更合理些。一律称之“青菜”。(我们这边只有福州人称做上海青的才叫青菜)想来福州人的语言是极贫乏的,就连路名都是用数字而图省事。如八一七路,六一路,五四路,五一路。。。。
  不消说,那一带的人,缺的是历史积淀的文化底韵。当然这绝非等同于说福州人没文化,
如果你能看到一个福州人和一个江南人放在一起对比便能立刻明白了,毋庸多说。
  福建男人精力充沛且封建,只要是有能力,没男孩的,必要想方设法要生到,老婆不行的就找旁的人生,好像那个地方也没什么计划生育之说。很多事到了那个地方都是乱了套的,就算是省政府门口的红绿灯,你要过马路的时候,永远有汽车在转弯。
  且听一个福州老依姆怎样形容自己的丈夫:整天只知道往外面跑,在家什么事都不做,看着好像在做什么伟大的事业,其实什么都没做。她的家住在福飞路,曾经的种田生活,使这个老妇人有着严重的类风湿。她说她所见的男人们都是这样的。
  福州男人说话大都大嗓门,讲话都是嚷,特别是在饭馆大厅里头,简直比自由市场还要嘈杂,不过他们在喝啤酒的时候都是用的一口小杯,酒到杯干,也算是一大特色。
   。。。。。
  
  他说:“我在阳光城买了房子,谁再说我还是农民!
  我听了哈哈大笑。。。。
 
  (带了一点个人的情绪,说的都是事实,只是写的有点拙)
  
     自渡之船http://yueyueyue79.blogchina.com/
    在福州打车,一上出租就看见车前窗晃悠着一串白色的、散发着清香的小花,一问,是茉莉,花串下面还点缀着花瓣子长如小手指的两朵玉兰,却比北京的玉兰小多了,像传说中杨贵妃夏天含着降暑的小银鱼。茉莉是福州的市花,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总以为茉莉大量生在江南呢,可能是因为那首民歌。又想起台湾几米画的画,有一个女孩叫做“花痴茉莉”的。福建和台湾隔得近,到处可见台湾的吃食。出租车司机说,要是台湾回来了福州发展就快喽!

福州的街道很窄,在北京呆了几年,看惯了宽阔与大气,再看其他城市都不习惯了。福州人都很遵守接通规则,几乎看不见闯红灯的人,生活节奏算是慢的。福州人喜欢带一种类似老式唱片机的喇叭那种形状的草帽,在城市中飘溢着乡土的气息,“惠安女”们带的也是这种帽子吧?街上骑摩托的人很多,想是因为城市的不发达,正处在脱离了自行车然而私家车还很少的阶段。乞丐是北京城的一大组成部分,在福州,我没有看见一个乞丐。

住的闽江饭店是一家老牌的三星级饭店,干干净净然而很破旧,床单有补过的地方,像一个贫穷然而自尊的人;饭厅柜台处的桌橱猛然看上去像值钱的古董,仔细一看才知道也是破旧了而已。我们的眼睛以北京为起点,看香港、看美国,追慕花红柳绿,已经忘了曾经的苦难了,也忘了在中国,有很多贫穷的农村,还有很多前现代的城市。

福建产茶,正巧闽江饭店的斜对面就是一个大的名优茶展销厅,在那里我流连了好久。一家叫做天鑫源的公司,卖茶的女孩都着白色底淡绿色花的旗袍,正如一支支绿叶白花的茉莉。看我进来,殷勤奉茶,并指点我看铁观音、大红袍、肉桂、老枞水仙……到了她们的换班时间,交班双方一起背了一遍店规,大意是,服务态度要好,“客人来了‘欢迎光临’,客人走了‘谢谢惠顾’;要熟知各种茶的情况……目标是弘扬茶文化,力争打造茶叶界航母……听着有趣、有意韵。

福建有很多革命老区,我的家乡也是,都是当年最贫穷的地方,今天,它们的脚步走的依然很慢。福州不乏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总有极破败的房子探出头来,晾晒着衣服,至今还有人住。这种新旧的极度对比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惊讶。

慢有慢的好处,在这里,能看得见逍遥的卖花人,看见姑娘脖子上带的茉莉,处处喷着香,喷着世界上所剩无几的纯朴的气息。也许,福州人并不想这么悠闲,他们也想搭上现代化风驰电掣的列车,让生活更富裕一些。富而有闲,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吧。

陈希我http://blog.sina.com.cn/u/537a0507010003lk

老外问中国“四大菜系”。是“八大菜系!”一个人纠正。老外愕然:不是川、粤、鲁、苏四大菜系么?还有川、粤、鲁、苏、浙、湘、徽、闽“八大菜系”。回答道。敢情这学生是闽籍,福州人。一个“还有”,就把自己稍带上了。
    福州默默无闻,到了国外更感触深切。人家知道北京,知道上海,知道广州,知道桂林,知道拉萨,甚至知道九寨沟,未必知道你的福州。福州是沿海开放城市呀,中国最早的开放城市之一。深圳?广州?汕头?范围好容易缩小到了福建,却又只知道厦门。国外的世界地图上,往往只标着厦门,不标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可是福建的种种著名之处,又跟它其实并没关系。福建是乌龙茶产地,可是那其实是闽南的;福建有个武夷山,中国唯一的联合国双遗产,但那是在闽北,离福州远着呢;还有永定土楼,那是在闽西。福州是个尴尬的城市。福州人身份上也很尴尬。说是中国人,可普通话说得桀屈敖牙。倒是像日本话。日本话和福州话一样,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有个入声。福州人学起日本语来,发音很容易就标准地道了,倒是那些北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准确发音,甚是奇怪怎么一个福州来的文盲,日本语也说得比自己准?福州人被感觉很多是文盲,至少是素质不高。所以北京人上海人不愿意被混为一谈,他们直称自己是北京人、上海人,不说中国人,以示跟同样也是中国人的福州人的区别。
    福州确实是落后的,走进这城市,你会惊讶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它的小。几条大路就把它撑满了。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到了夜晚,你看不到耸入云霄的楼影和星星闪闪的窗光。福州只有很少几家大百货,多的只是中小店铺,在这样的中小店铺中,福州人编织着他们现代化的生活梦。这里的东西是不贵的,当然他们的收入也不高。这里太昂贵的东西难以卖得动,名牌没有多大市场。年轻人也追求时尚,可总是比时尚前沿少了那么点什么。偶尔来了个名歌星,就会把城市炸翻了。可是福州满城人都在用手机,或者是小灵通,有用没用都买手机,其普及率不仅让国内一些大城市汗颜,也许连那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也会吃惊。还有满街的摩托车。由于地盘小,道路窄,摩托车成了最适合的交通工具。倒是汽车无用武之地。一个准机动车城市,一个准现代化城市。准,是这个城市的基本特征。(只摘部分,可以点以上他博客地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