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行·罗西 |
有八卦没有文化
我是知道分子我知道王菲三围
罗西
如果你成不了最好的,那就做最有个性的吧。这是“知道分子”的处世准则,我们知道的东西很杂很多很浅,不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因为没有研究,因为“知道”也是一种“秀”。有知识没有文化,博而不渊,喜欢享受,与世界潮流同步,向往金钱,不屑于研究,富有表现欲,热衷于消费资讯、八卦“星”闻、参加电视智力秀、社交派对、脱口秀……痛恨穷酸,迂腐,清高与呆板,即使没钱,也要喝咖啡充饥,即使近视了,也不戴眼镜或用隐形眼镜。
迷恋脑筋急转弯,选择题、漫画、文化快餐、文摘类杂志。偏好改造名人名言,如把“知识就是力量”改为“知识就是美元”;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解读为“停车做爱,枫林晚”,把古诗人杜牧联想为“车床族”的始祖。玩弄文字游戏,蔑视权威,自娱自乐,错别字没关系,关键是逗不逗人。
电视滋养大的一代。有个统计显示,知道分子吸取知识营养的渠道排行情况如下:有70%的来自“电视”,之后依次是“报纸”15.9%,网络8.5%,杂志4.9%。依赖电视,能上电视就更为光荣。很快网络将成为第一渠道。
多考一分都是浪费。学什么比学得好不好更重要。“60分足够了,70分对我而言是奢侈?”书包里的书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背什么书包更骚包!有驾照比写一篇三万字专业论文更值得欢呼。
我们不要可敬,最好很可爱。欣赏“幸运52”的李咏,考官王小丫,还有爱开玩笑的杂才窦文涛……喜欢别人说自己“聪明”,讨厌别人夸自己“勤奋”,因为笨鸟才“勤于补拙”。面对表扬,决不会说“哪里哪里”,相反会说“喔,谢谢你的欣赏,我相信你是认真的。”吹牛,善于吹牛成为一种新能力。喜欢洋动作,从耸肩、摊手到咬拇指,不怕夸张煽情,最怕成书呆子。不忌讳自己有所不懂,甚至可以调侃自己的某种无知,最推崇有知识又有金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还弄不懂为什么负负得正。”
戴歪帽子很好看,不太正经,拒绝中庸。敢爱敢恨,敢于表达自我,绝不假仙。一定会记得王菲生第二胎的日子,但父母的生日却给忘了。刷卡比刷牙勤快,鼠标拿得比拿筷子好上一万倍。
学的是金融专业,却跑去电视台扛机子。“学一套做一套”,学非所用,学非所爱,跳槽换专业,十分“水性杨花”,跳槽如跳舞,仿佛什么都可以干,只要有兴趣,即使你是土木工程师,业余也可以成为天文玩家,工作或休息,付出一样心力。谁叫我们知识面宽,所以什么事都可以干,不多试一试,这一辈子就可能白活。
知识越多越时髦,这是一种打造,甚至就是一种形象打扮。所以必须与世界同步,与流行合拍。比如“9.11”是令全世界震惊的恐怖事件,所以知道分子就必须知道许多“9.11俚语”,如果为一点小事忧心忡忡,知道分子会安慰你说“今天才9月10日”;“消防队员”则成为对那些招人喜欢的知道分子的褒扬;如果一个人行为怪异,知道分子会叫他“塔利班”,或者问他是不是被炭疽感染了;知道分子还会开玩笑说“就像本·拉登一样难找”……
你知道有奖问答游戏节目《百万富翁》和《一笔Out(勾)消》由英美热播,之后进军中国电视市场的盛况吗?名流如伏明霞都参加了香港版的“百万富翁”竞赛,知道分子更是闻风而动,参加各种省级以上电视台的举办的益智类节目,知识的力量迸发出财富的光芒,也触发了知道分子们对知识意义的反思。“知识秀”热过服装秀、行为艺术秀,仿佛我们又回到内心,可是金钱的火焰,又把知道分子的双眼照得通红。
知道分子爱自己,宝贝自己,甚至“克隆”自己最爱的器官,具休操作是在被“克隆”的部位上涂抹“Power”材料,待干后制成胶模,再在胶模中注入一种快干的高分子合成树脂,使之成型,这样,知道分子们的案头上就摆满了许多可以用来炫耀的像自己手或脚的工艺品。不过,知道分子也具有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他们有点花哨,但一样充满热情。网络这一高科技产品的迅速发展,带给知道分子一个新奇的世界
。而他们又在这新奇的世界中创造着更精采的人生。尤其是在社会世俗化进程加速,流行文化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的今天,一种被称为“知道分子”的新人类正无厘头地出炉,他们肤浅、却视野开阔;他们作秀,却又充满活力;他们出风头,但一样有认真与上进的心……(旧作,发表在《深圳青年》)(罗西:传媒流行文化工作者,电台午夜节目嘉宾主持,情感专栏作家,在《女友》、《希望》、《新青年》、《好主妇》(Good)等全国20多家报刊杂志上开设过专栏,包括“罗西说法”“罗西姜丰二重唱”等。《家庭》与《读者》的签约作者。出版个人专集有《情感心理拉链》、《爱江山也爱美人》《心灵鸡汤----青春密码》等10多部。个人新浪热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uoxi)
350011 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福建青年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