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告·罗西 |
昨天去看作家兼画家“呢喃的火花”的个人画展!照片从左到右是:所谓双鱼、百年微笑、木棉、罗西、呢喃火花和他女友17(后面2个主角没有显示出来,请点击一下即可现身)附去年采写他的文章---
1、文艺路上的神奇小子
在娱乐城、酒吧里做服务生,经常看着酒瓶子在身旁飞来飞去,那些日子,他认识了很多小太保小太妹,妓女,大老板、、、、、、以及“残酷的青春”、痛还有暖;在迪吧做暗房DJ时,玻璃屋外群魔乱舞,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的他,那微妙的分寸之间的阻隔,犹如他内心的清高,让他远离堕落的诱惑,也大大提高了对“情流感”的免疫力。
那“闯”京博考的四年,是他青春跌宕的四年,常常在京郊一片白桦林中,他背靠着树干,听一些小虫的鸣叫,看一些小鸟的跳跃,头上白云悠悠的飘过。那些绚目的阳光,一样容易让人迷茫。正如不断赶路的人容易迷路一样,因为执著追求所以才有一而再的迷茫。也许因为年轻,也因为任性,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背负着理想往前走。做为玩水漂的高手,他坚持要在现实的水面上不断地跳跃。北京四年考学不中的现实没有消磨他的意志。理想还在,只是方式不同。
2002年当他多少带些屈尊与沧桑的心态踏进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时,眼睛里多了一些冷傲。不过,很快他就回到了现实。大一时,他与另外两个同学就成立了名噪一时的“野人工作室”,他负责策划、联系等业务。大二就接手学院报的改版主编等工作,开始在网上写东西、做编辑、、、、、、、之后在网络就爆红了!在对文字画画摄影的创作之余,打篮球、打台球、打网络游戏,也是他的兴趣,还有跳舞、玩双节棍,他的球队与舞蹈在学校里都获了奖,他风头出尽。
现在,他常常在午夜里爬起,从身边随便抓过一支笔来在黑暗中写字。他的身边堆满了书,还有跟书一样多的笔记本,日记本,速写本,纸笺。那些语言,那些文字从他的心里,血管里,迸发出来。他一直相信身体里有一个抽屉,里面放着一本上了锁的日记,而他,一直扮演着偷窥者的角色。写文字的时间其实不长,也就两年的时间,而真正称的上写作的,也才半年。开始的时候是喜欢写,后来是习惯了写,再后来,就是一种生活了。他终于找到了他要表达的方式,或者是唤醒了一个没有记住的梦?出书、办画展、拍电影、开画廊酒吧、、、、、、、这都是他着手或准备实现的理想,他心里有个做“大文化”的梦,比如做像陈逸飞那样的“美工程”,但是,他知道这一切只能踏实地一件件地去做,比如先做个“行者”。这个现在每个月有几千收入可以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早熟的孩子”说,他有三个世界,现实世界已经满足不了他,网络虚拟世界对他而言也已经“太真了”,所以他还要追寻一个更纯粹更梦幻的心灵世界。可贵的是,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他都玩转自如。
墨西哥有种魔豆叫跳豆,能跳得很高。豆当然不会跳,是因为豆中的小生命——一种白色小虫,不断顽强的抗争想要冲破这外部的“枷锁”,于是豆就跳了起来。他有个昵称就叫“跳跳”,是的,他停不下来了,他要这样一直跳下去,因为他内心也有无数不安分的虫子。是青春?是他追求的“诗情画意”?是激情还是多情,是理想还是精力过剩?
如果追求给他的是在空中飞翔感觉的话,那么人间亲情则让他回到地面,是心灵加油站。
在家里,他是个好孩子,丰富的心灵世界,赋予他文艺的灵感,更赋予他的情义胸怀。他的心,善感、倔强、自由、细致、温暖。写了不少亲情的文字,在“榕树下”的第一篇就是写妈妈的,那是他的处女作,他记得很清楚,那时他正在北京画画,考试,打工,是他第三次高考,妈妈很辛苦地为他的理想努力着。“一直到现在,也是。”他说。
他如此年轻,却有满脑子的回忆,一个有情义的人,才会有那么深厚的记忆,因为念旧;但是背太多情感包袱的人,会比较容易痛,但是也容易知道暖、甜,和快乐!可是,再大的心,也有溢满的时候,他说“心里终于装不下了,就从眼睛里涌了出来。”庆幸的是,他还有一双画画写字的手,于是,他更才情横溢。多情对一个搞创作的人,是可贵的。
3、网络世界里的“怡红公子”
他是个爱交朋友的人,有球友、舞友,还有旅友,曾在火车上与一个中科院院士聊了40多小时没有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最后成了忘年交。当然,在空中楼阁与生活现实之间,他还找到了一个两者的缓冲地带,那就是网络世界,他是从这里登上文坛快车道的,也是在这里累积人气的。他的网络生活充斥这样一些关键词:QQ 、帖子、连接 、留言版 、 结拜、加你、、、、、、、、
身边常有好看的女孩子经过。这个时候,晓明往往又开始惆怅。这么大了,居然没有谈过真正的恋爱。23岁才初恋,而且是网恋。“不然,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写那么多爱情呢?”他喜欢这样调侃自己。而花花的网络世界里,他总邂逅着不同香味的女子,他经常要猜“她”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散文?或者只是匆匆记在一张纸条上的随感?
网络里,“喜欢姐姐”的他是可爱的,或者“装男孩的可爱”,因为有许多狐媚的姐姐、丰满的姑姑甚至风骚的晚娘,要他陪她们说文解字,谈论一个荔枝的甜或者一朵木棉花的重,有时姐妹们还要占他的便宜,比如初吻,当然不是初夜,随意地调侃,或真或假。
隔着屏幕,其实是现实中掺入了了虚幻,像水里加了酒。容易醉。
我总觉得,晓明是网络里的“怡红公子”,那么多亲爱的女子围着这个“假”宝玉呵气、闲聊、猜谜,甚至像小猫一样打闹抓咬缠绕……这群五湖四海的女子,用FLAIS画图,写邮件和日记,当然也在视屏里笑,做鬼脸,看圣经或者捉弄、想念他……在“91文学网”、“红袖添香”、“榕树下”等网站上,他的文字经常逗人哭、笑,或者伤感或者郁闷,当然,更多是温暖的抚慰。于是,排山倒海的反馈向他袭来,哪怕只是一言之缘也好,他都感谢他们,毕竟,跟帖也是一种情谊。他习惯了午夜的网络生活。总有无尽的奇花异葩,缠着他绽放。其中有20位美眉组成的“静水花开”的写作小团体,她们共享一个“21弟”,他就是陈晓明。有位模特说,她在QQ上与700多个人有过交流,只有跟呢喃的火花聊天的时候最想哭;他还与另外一个女孩子拥有2000页的聊天记录,他从来就不懂得拒绝,特别对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