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尔爆冷失利背后的考量
(2009-04-04 19:16:28)
标签:
精彩球评纳达尔体育 |
分类: 博客发表 |
但出人意料,却正是这场本应最“稳”的比赛,却让纳达尔在输球之后成了四巨头惟一掉队之人,着实有些尴尬。而在德约科维奇、费德勒以及穆雷相继入围半决赛之后,缺少了这位现任世界No.1的迈阿密周末收官之战无疑也因此缺少了太多的看点。
从某一方面说,纳达尔本场球的确是败给了首次在与费纳对抗时真正表现得像个Top10的德尔-波特罗,但我们若从比赛中的细节去仔细追查,Rafa无力再往前继续迈步的疲惫身躯却才是实际上令其无奈败下阵来的罪魁祸首,而这一点也正是为何在除了红土赛事之外,这位西班牙天王一向难以在快速球场背靠背作战时连续交出完美成绩单的症结所在。
看看纳达尔09赛季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刚刚从去年年底的膝盖伤势中复出的他在中东连续打了一场表演赛和一项巡回赛,一个亚军和一个八强的成绩只能算是重新找找手感的热身演练。于是,在墨尔本,我们见证了通过调整重返巅峰状态的纳达尔,连续第五次击败老对手费德勒后,Rafa如愿捧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硬地大满贯冠军。但随后,仅仅短暂休息了半周的他又踏上了飞往鹿特丹的飞机,而疲惫作战的辛苦再次令他的大腿出现拉伤,在决赛中不敌穆雷虽说遗憾,却也是无可奈何。
紧接着,只能放弃再次飞行数千公里出征迪拜,但随后的五个星期内纳达尔却又在从红土到硬地之间连续征战戴维斯杯、巴黎银行公开赛和本周的索尼爱立信公开赛。如此密集参赛,就算是真正的铁人也如此长途跋涉后难以做到保持持续的高水准,更何况Rafa脆弱的膝盖早已多次亮起红灯。于是,在取得11连胜之后,输球的到来并不令人太感意外,尽管对手并不是半决赛中的穆雷而换成了此前从未负过的德尔-波特罗,但实际上并不影响这一结论的定义,即寄望于纳达尔在迈阿密实现背靠背折桂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费德勒在谈到缘何自己在过去几年身兼世界No.1却从不为国效力,参加2月底或是3月初的戴维斯杯时,曾经非常实际的道出自己对于赛程选择的考虑,“那时候的我需要休息,所以我做出决定戴维斯杯并不在我2月份的参赛计划中。”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正因为做出了这些非常利己的正确选择,才让费德勒一直将自己的竞技状态持续保持在了非常高的水准,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科学性和正确的。
相比之下,以纳达尔热衷团队氛围的爽直个性,戴维斯杯却是一直都不能放弃的沉重任务,也正因为此,在鹿特丹比赛已经暴露出身体健康隐忧的情况下,Rafa仍旧未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休养调整时间,而从戴维斯杯到北美春季的背靠背大师1000赛,连续5周的高强度训练备战与竞争态势,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不可能都按照他个人的意愿来进行。就连续两周大师1000赛的四强阵容来看,除了连续主场在快速球场作战,不存在飞行时差与适应场地问题的罗迪克外,就只有德约科维奇一人与纳达尔同时选择了连战戴维斯杯与大师赛,而穆雷与费德勒却选择了因身体情况告假,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备战时间,以更好的体能储备连续拿出四强成绩也就并不令人奇怪了。
与此同时,每次说到此类问题时,不得不提的还有纳达尔打球颇受限制的技术风格,偏防守型为主的打法使得他在更加强调进攻性与力量的硬地球场需要耗费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努力来拿下每一分,包括取得最后的比赛胜利,尤其是在与有着黑马精神的非一流选手们展开肉搏战时更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纳达尔为了赢得每一场比赛的付出,跑动越多,他的膝盖与腿所承受的疲惫也就越多,到最后,身体再次拉响警报也就并不意外了,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已经反复出现多次,以后也绝不会少。
按照其接下来的赛程安排,进入红土赛季之后,纳达尔甚至还打算在从蒙特卡洛、巴塞罗那到罗马再次连战三周,这无疑是相当疯狂的,尽管在2005到2007这三年中他每一年都实现了三站连战连捷的惊人成就,但是考虑到随后还有在马德里主场的一站大师1000赛要打,然后法网大赛紧接着就将到来,保持体能充足和身体健康无疑是纳达尔需要特别考虑的,适当的取舍,定好参赛的主次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在温布尔登大赛过后的下半赛季是否还有足够体能持续作战的本钱,因为过去的每一年也都实实在在的证明了红土赛季的过多消耗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对于纳达尔,我们不免有种担心,尽管输球的沮丧无疑是令人不怎么喜欢的,但是在迈阿密的过早出局在某种程度上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适当的契机,而Rafa是否会因为这些比赛失利背后的种种而真正想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无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