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与NO.14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2007-10-19 01:00:04)
标签:

精彩球评

分类: 博客发表
    6-0/6-3,全场耗时仅仅只有53分钟,令人没有预料到的是这竟会是一场如此轻松的胜利。的确,面对春季在北美赛场曾经两度击败自己的卡纳斯,瑞士球王费德勒第三次交出的却是一份异常完美的答卷,“快意复仇”、“血洗克星”、“横扫冤家对头”,所有这些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这场胜利背后的意义。

  对比费德勒本赛季此前所猎取的其他55场胜利,6-0/6-3的比分甚至还在失球局的统计上“高居”第二位,仅次于8月份他在蒙特利尔大师赛第二轮从意大利选手弗格尼尼那里掠夺到的两个6-1。但不同的是,弗格尼尼只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资格赛选手,当时的世界排名也只有第139位,如果说排名的差距能够反映出实力的差距,那么这么说的确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卡纳斯呢?阿根廷人的世界排名第14位,冠军排名第17位,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前,他甚至还怀抱冲击上海大师杯八强席位的一线曙光。现在?NO.1与NO.14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此外,他所曾经期盼的一切也终于完全幻化成泡影,不仅两连胜的“神圣光环”被连根拔起,而且还顺带丢掉了重返上海的可能性,唯有留下他在印第安维尔斯与迈阿密爆冷之路上的那两场疯狂表演依稀留存在记忆中,但更加深刻的,却是顶着“二号克星”头衔的卡纳斯在这场0-6/3-6的失利中面对费德勒时完全无力招架的疲软表现。

  整场比赛,费德勒共打了7个发球局,但是卡纳斯却连一个破发点也没有获得,尽管刚开场时瑞士球王曾率先送出一个双误,仿佛象征阿根廷人的前两场胜利的确给其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但随后的进程却告诉人们,这一切担心根本是多余的,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卡纳斯竟然被打了一个12比0,很快就以0-3落后。接下来尽管他的手感稍有回升,与费德勒在底线的相持球也慢了多了起来,甚至还能通过正反手的持续防守迫使占据进攻主动地位的后者出现失误,但终究马德里的快速室内硬地球场还是更加青睐积极进攻的一方,于是乎我们见到了6-0这样的悬殊比分,这是一个相当难看的“Bagel”,卡纳斯自己的3个发球局全部被费德勒破发,而在接发球局中他也仅仅孱弱的取得3分的进帐,而其中的第1分就是开场时收到的那记双误“大礼”,可见自那以后赛事的进程呈现的是完全是大相径庭的一边倒态势。

  进行到第二盘,卡纳斯的状态有明显的回升,一发得分率迅速攀升至与费德勒持平的81%,而其制定的持续压迫球王反手的策略也起到了相当的效果,不仅为自己带来了第1个发球局的胜利,也使自己有机会在接发球局中前进到“30”的阶段,逼近拿到破发点的边缘。但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在说费德勒的发球有多么神奇,因为他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随心所欲的施展出自己的这项绝技,为自己轻松的挽回劣势,然后捎带保住发球局确立领先的优势。于是,我们看到卡纳斯疲惫不堪的应付对手角度与落点变化莫测的发球,再到阿根廷人很快明白自己已经丢掉了拿到破发点的所有希望,而最后则是费德勒不停的轮换施展出自己在半场以及底线的进攻调动天赋,5次轻松保发,只丢掉其中的7分,再加上招牌式高效的1次成功破发,第二盘的比分最终定格在了6-3。尽管过程相比第一盘要艰难,但瑞士球王却赢得依旧轻松。

  技术运用的环节,费德勒早已练成绝世神功的发球绝技依旧近乎完美,旋转与角度变幻莫测,至于正手强大的攻击能力则更是令跑动能力不俗的卡纳斯在连续多拍防守之后也难以招架,往往在被球王连续大角度的调动之后留出难以再行防守的空档,而更令人放心的是费德勒反手过渡性的回球也回复了一贯的稳健水准,时不时的更有漂亮的绝妙反击制胜送出,再加上球王利用强大发球做保障的抢网截击能力,这样的费德勒打出的是自己最好的水准。相比之下,在这片球速甚快的塑胶场地上,球质重,能拉开角度的卡纳斯有自己的武器,那就是防守时的耐击打性与反击时的卓越反扑能力,但始终盯住对手反手位寻求良机的他却略显战术保守,再加上击球速度偏慢以及攻击性偏弱的特有风格,这样的卡纳斯输得的确无话可说。要怪就怪千万别给费德勒留下机会,因为把握机会与善于利用这些机会是瑞士球王区别于他人所不能及的天份与能力。

  不过,在结束这场比赛之后,卡纳斯目前仍旧以3比2保持着对费德勒的交战优势,而他也是仅有的两位仍旧活跃在竞技场中的“斗牛士”之一,既在与瑞士球王的交手中至少取得过3场胜利,同时又能保持着H2H的领先地位。至于另一位,则毫无疑问是目前以8比5保持领先的纳达尔,而后者也与卡纳斯一样,是仅有的本赛季至少两次击败过费德勒的选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