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网友“张德培”对于本场比赛的高见

(2006-07-10 02:13:58)
分类: 博客发表

这位朋友的观点技术方面的分析讲得很细,我赞同其中的大部分观点,转载一下大家看看,本人同意的部分做重处理:

[匿名] 

 2006-07-10 01:27:22

看见一个网友的评论,说如果休伊特能有费德勒的技术,那么纳达尔将永远无法战胜他。我想了想确实有道理,休伊特针对纳达尔的打法和战术都是很对路的,就是输在了某些技术环节上,所以法网上负于纳达尔的澳洲野兔非常不服气。

反观费德勒,今天在草场上的打法却和法网决赛时没什么不同,除非自己的发球能令纳达尔明显被动外很少上网,在发力和球路的选择上也偏于保守,击球点也过低了点,似乎是有意在减力并制造一些旋转好让纳达尔出现非受迫性失误,但相比纳达尔超乎寻常的大力上旋,费德勒的正手提拉上旋和反手切削下旋实在是形同不转,因此在第二局中反倒是瑞士人出现了很多非受迫性失误。

我想费德勒的这个战术应该是他的教练罗切制订的,意图出奇制胜,一开始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纳达尔在第一盘显得极不适应,上来就输了个0:6,但西班牙人毕竟是吃旋转这碗饭的,所以在第二盘里罗切的战术就已完全失效,但他似乎并未指点费德勒作出更改,以致差点丢掉这一盘。第三盘几乎就是第二盘的翻版,费德勒的节奏完全被纳达尔牵着,最后在抢七里惨败。

丢掉第三盘后的费德勒其实很危险,因为他的战术把草场完全变成了红土场,两个人慢悠悠的在底线炒豆子,炒到后来就是纳达尔一拍发力,费德勒狼狈救球,我不敢想象这样打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但应该说球王就是球王,在第四盘中他毅然改变了自己的思路(不知道罗切此刻作何感想),果断的迎前、大角度调动、抓住一切机会上网,这个时候的费德勒才算是打出了自己在草场上的气势,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连破纳达尔两个发球局,一举奠定胜局。

通过本场比赛费德勒还是暴露出了几个缺点:1、性格过于内向,缺乏王者的霸气,总是在关键时候手软(例如第四盘本可6:1拿下,结果自己接连出现失误);2、心理承受力较差,在自己最擅长的草场上都不能完全放开手脚(例如由于害怕纳达尔的跑动和穿越而不敢上网);3、同一位教练使用的太久了,罗切对于上网打法的指导很有心得,但他对费德勒底线技术的帮助实在有限,很多人说费德勒的相持能力有所减弱恐怕都与罗切的偏科有关,想要拿法网冠军,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换个教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