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博客发表 |
http://www.wimbledon.org/en_GB/news/interviews/2006-07-04/200607041152031652703.html
我只能说通篇看下来后感觉非常的过瘾,符合她直来直去的性格,这倒省去了听着选手们滔滔不绝的废话然后睡过去的不少时间,也与我在中网期间得到的对于李娜的印象保持一致。
不过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李娜也需要在竞技水平和自信心稳步提升的同时,注意与媒体特别是国外的媒体保持较和睦的关系,这当然指的是她在接受采访时的应答和语调应显得更加友好一些。
环顾整个女子网坛,也只有莎拉波娃和威廉姆斯姐妹等少数大腕敢于在在发布会上非常不懈的面对记者的提问,这当然要得益于她们的新闻价值无人能及的地位,因此记者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至于其他人,则都像休养极好的大家闺秀一般显得和蔼可亲,因为她们同样非常需要来自媒体阵营的关注。
2、莎拉波娃对于比赛中出现裸奔者的反应:
“这事太古怪了,而更古怪的警卫们过了10秒钟以后才冲进球场,我甚至看见他们脸上还带着笑容,没有什么会比这个更让人恐怖的了。我看见他们笑着,然后才拿出那块红围毯,那绝对是事先准备好的。我弄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要笑,真值得这么可笑吗?
我没有看那个人(裸奔者),老天爷啊,我可不想看到什么东西(笑)。Michael Joyce(莎娃的陪练)赛后对我说,在他作为球员身处球场中央或是作为观众观看比赛的过往回忆中,这绝对是他所目睹过的最有趣的事情。这么看来这倒真的很有意思了。”
莎娃很聪明,因为她懂得记者们想听些什么内容。不过真相呢?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两张附图看看,究竟那些警卫当时是否带着笑意,以及莎娃当时真的没有看那个男人吗?
3、米斯金娜算是女子网坛中相当喜欢发表对其他选手言论的球员之一,以前有关辛吉斯以及莎拉波娃的争议依然记忆犹新,而现在她又评价起了新的对手扬科维奇。
在第四轮直落两盘打败扬科维奇之后,米斯金娜这样说道,“她真是一个奇怪的选手,我们这么来说吧,当她在赛场上时,我想她根本不会在乎自己怎么打球,而是更在意自己的外表看上去是否漂亮,这太奇怪了。比赛中她会去整理自己的头发,摆弄一下裙子,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如果你并不想打网球的话,为什么我们还要在比赛中如此拼命呢?’这些想法多少让我有些分心,而且在比赛中她还会拿着毛巾走来走去,这让我也非常恼火。不过即使是这样,她也能够打得非常好,但就总是这样的起起伏伏。”
4、在以高姿态评价纳达尔进入男单八强的表现“令人惊讶”之后,费德勒又以成熟的眼光看待美国网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我想这的确令人失望(男女16强中只有1名美国选手)。我们或许能想象到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法网中,但是这种局面出现在温布尔登还是令人相当吃惊的。女选手们方面你们少了小威和达文波特两位名将,但是男选手方面罗迪克的失利却是始料未及的。这同样也令我失望,因为我喜欢看到美国选手能够走得很远。你们在网球运动上有着很伟大的历史,特别是拥有着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尔和张德培四个人的时代。现在我只能希望在美国公开赛的时候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5、在0-3输掉了与西班牙选手沃达斯科的第三轮比赛之后,纳尔班迪安并不在意自己的失利在记者们看来其实是相当大的冷门,而是在发布会上尽可能的用简短的回答来表示自己的决心:那就是为了观看世界杯阿根廷队与德国队的1/4决赛,他真的是什么都愿意拿出来作为不耽误那场足球比赛开球时间的交换物。
在以下的采访实录中,纳班在其中9个问题的回答中使用了不超过5个单词,还有一次甚至是用Nodding(点头)作为应答,看到他这样的“配合态度”,记者们显然也不好厚着脸皮过于纠缠了,发布会最终只好草草结束。
http://www.wimbledon.org/en_GB/news/interviews/2006-06-30/20060630115167989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