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又赢了,而且还是卫冕背靠背的大师赛冠军,具有绝对统治力的表现仍在继续,尽管他是实实在在的“人”,要说成是“神”就违反了唯物主义论,但是现在唯一能用来形容的话语中还是必须包括“神”这个字:太神奇了。
在美国,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这两站大师系列赛的地位犹如四大满贯赛,因为它的参赛阵容如同Grand Slam一样具有说服力,因此能够在同一年夺得这两项大赛的冠军,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惊讶,更何况是连续两年做到做一点,而且还是连续四周的疲劳征战。
现在的费德勒用自己站在山峰之巅的实际行动说明了:男子网坛真正成为了一个人的精彩。
如果说年初的澳网大赛时人们或许或少还对罗迪克、柳比西奇、纳尔班迪安等人抱有期望,再到纳达尔在迪拜演绎的绝妙反击令人心存幻想,那么从现在看来,至少在硬地赛场,我们应该可以放弃讨论谁将是下一个阻击瑞士快车前进的黑马了。因为费德勒即使输球,也只可能是在决赛中,连续11项巡回赛杀入决赛的成绩足以令他对其他对手产生威慑力,而像纳达尔和纳尔班迪安这样的曾在两人上次交手时赢过球的劲敌,如果通过前面几关的考验,那么注定即使是站上决赛赛场的人也赢不了比赛的胜利,柳比西奇没能做到这一点,巴格达蒂斯没能做一点,阿加西、罗迪克、萨芬也做不到这一点。
且不说费德勒傲视群雄的能力,即便是纳达尔和纳尔班迪安的失利其实也并不意外,莫亚与柳比西奇的实力与他们本就相差无几,前者或许占了一些为人师傅的优势,结束连败只是时间问题,至于老柳与纳班的交手本就在五五开,因此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信服的。至于罗迪克、休伊特、萨芬等人,尽管不能说是面对费德勒的绝对劣势扰乱了他们自身的自信心,但是没有跨越其他人的绝对能力却是摆在他们眼前的现实。
两届法网冠军、西班牙名宿布鲁格拉上周六曾发表令人惊讶的言论:费德勒要10倍强于桑普拉斯,而且有能力夺得法网冠军实现四大满贯赛冠军的包揽。我们暂且不去讨论“10倍”这个话题的信服力,单就法网的问题来看,接下来两个月周期的红土赛季无疑将是考验费德勒的又一战场:“一个人的精彩”能否在亚太、北美以外的欧洲赛场继续延续,罗兰加洛斯是否会成为印证“奶牛定论”的又一块试金石,纳达尔在铁定进入下半区于决赛之前留下的疑问能否有人打破,将是洋溢着红色激情的泥地赛场能够带给我们的些许期盼。
“一个人的精彩”固然令人赞叹,但是一旦网球这项运动失去了竞技体育激烈对抗的特质,失去了不同族群的球迷可以期盼的可能性,从观赏性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