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自我救赎中重生 库兹涅佐娃回到正轨中

(2006-03-31 12:12:43)
分类: 博客发表

   19岁就夺得大满贯赛冠军,这在女子网坛从不会令人吃惊,格拉芙、塞莱斯、辛吉斯包括小威廉姆斯在19岁之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然后就很正常的被人们视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拥有着美好的前程。

   但是同样的也有一点是与我们接下来的这位主角不同的,那就是她们在那以后持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女子网坛建立了或长或短的统治期,但是这一位被誉为天才的少女却没有,她没有成为过NO.1,不能像同胞莎拉波娃一样在夺得大满贯冠军之后稳步上升,甚至还出现了持续下滑的颓势,以至于人们在形容她的时候只能用“前冠军”的身份来增加她身份和地位的点缀,她就是俄罗斯女子网坛的第三位大满贯赛冠军库兹涅佐娃。

   在2004年以超级黑马的姿态夺得美网冠军之后,库兹涅佐娃的未来曾被媒体形容成“即将上任的新一位天后”,但是自当年的中网决赛输给小威结束连胜之后,她持续长达1年半的颓势也就此展开了。每每在四大满贯赛的比赛中被视为不可小视的冠军第二梯队人选,但却总是在证明自己的关键战役前败下阵来,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去年法网浪费赛点最终“保送”海宁坐上冠军宝座的那一场著名失利。

   在去年新浪网在澳网以及温网的特约专栏中,卫视体育台的著名解说员许乃仁先生曾经非常推崇库兹涅佐娃,原因无怪两点:一、她的击球力量几乎是所有球员中最强的,甚至超过了威廉姆斯姐妹,这使得她的正手攻击能力令人忌惮;二、她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运动员出生的父母从小带给了她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体能锻炼模式--自行车训练,这使得她的体能储备异常出色,可以保证像大满贯赛这样的两周赛会制的比赛不会出现体能的瓶颈。不过许老师也同时点出了她最大的劣势:那就是发挥不够稳定,强力的发球既可以成为利器,却也可以成为阻绊。

   结果,在包括法网和美网在内的全年四大满贯赛中,库兹涅佐娃的这些弱势被无限放大,蚕食了她本身可以绽放出的光芒,加之毫无节制的混乱奔波参赛计划,以至于整个2005年对她来说几乎就像是灾难前的暴风雨一样,对这位少女天才敲响了警钟,而年终排名滑落至第18位的成绩可以说是最好的惩戒和警示。

   在认真制定了2006年的规划之后,库兹涅佐娃开始反省自己毫无节制的参赛计划,同时将专注力更多的是放在了单打赛场上,而非效仿导师女金刚纳芙拉蒂洛娃一样兼顾双打。结果在单打赛场的成绩逐步回升,而世界排名也一步步的向TOP10靠拢:悉尼国际赛半决赛输给最后的冠军海宁,澳网1/8决赛败给世界NO.1达文波特,迪拜公开赛半决赛再次输给夺冠的海宁,但是此前结束了毛瑞斯莫自澳网封后起的巡回赛16连胜,一周后在多哈的1/4决赛输给了复出的瑞士公主辛吉斯,但是很快就在本周的纳斯达克赛挽救赛点复仇成功,再到今晨连续第二次击败已经是贵为世界NO.1的毛瑞斯莫,库兹涅佐娃的成绩稳中有升,逐渐进入佳境。

   面对这样的大起大落,再到努力找回应有的位置,库兹涅佐娃赛后坦承过去的一年相当于交出的学费,只是代价有些过于昂贵了,“曾经我自己也很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19岁就夺得了美网冠军,但是一旦不能再赢得什么,压力就全都来了。有一次我读到马拉特(萨芬)的采访,他也说了同样的事情,当他20岁(2000年)赢得冠军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而我的情况也是一样。那时候我打得很好,排名或许是TOP12或许TOP10,突然一切都来了,我打得太好了,赢得了最后的冠军,所有人都因此充满了期待。但是连续的参赛却让我感到疲惫,很快就丢掉了自信心,从那以后就像是什么东西破了一样,而我却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些压力,因此感觉有些迷茫。因此当2005年底的时候,我决定要做出改变,包括在场外的每一个重要的决定。”

   这一次的决赛成绩将是库兹涅佐娃职业生涯第一次打入一级赛事的决赛,而毫无疑问这将是她自2004年的美网决赛之后最关键的一场冠亚军争夺战,对于能否重新树立顶级选手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对此库兹娃充满了期待,但是她拒绝承担太多的压力,“这场决赛的确非常重要,我也很兴奋,但是我现在还不想它,我只想好好享受在决赛赛场的感觉,享受自己状态正佳的感觉,为什么我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呢?我只需要保持正手的感觉,打出漂亮的反手,网前判断准确,就能让观众和我自己一样享受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