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活不读书
(2013-07-03 12:01:30)
标签:
海棠代沟灵犀纸上蹁跹 |
这个标题绝对来源于采臣兄的那篇《那些年死活读不进去的书》,采臣兄刚做了教授,显摆的厉害,列出一个书单来。唉,天热人懒,别说读书了,就是那个长长的书单我都没有耐心看完。人到中年,读书的品味已经固定,又因为写博客,阅读的口味越来越重,一般人的字都入不了眼,书只能挑着看,那些大部头是完全啃不动了。
读书最好的时代是林豆豆现在这样的年龄段,心无挂碍,任何书都能读下去。比如林豆豆喜欢《小时代》,而我只要是郭四姑娘的书一律弃之若履。这就是代沟,但我从来没有打算嘲笑林豆豆读书的品味,在我看来,只要是肯读书就是好的,虽然我中学时代读书的品味比林豆豆高了若干。彼时我最喜欢看《故事会》,博览群书的的段位与凤姐同。
林豆豆放暑假了,她跟我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我帮她借一本原版英国的文学名著来读。真是让我仰慕。国外的名著就是翻译的作品我也没有读过几本,遑论原版了。至于林豆豆为什么一定是要选英国人的书我却没问。林豆豆矜持的说:原版书我大约还读不懂,不过到时可以照着词典慢慢读。
图书馆的借书证遍寻无果,我说明天得空了我再去给你办一张。图书馆长是我的哥们,不过办证的事倒不想麻烦他,只是英国人到底写了什么世界名著我还得去咨询他一下,如果他给我推荐《哈姆雷特》或者《威尼斯商人》,我就打算嘲笑他。
生活在小城的坏处,就是人们办任何事情都热衷找关系托熟人,哪怕是一件最简单的事,也必须要往复杂里办,若不是这样,心里就会有遗憾。比如我认识的某个干部家属,感冒了挂盐水也必须要找熟人,如果恰巧熟人不在,那就宁可熬着,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我对此风深恶痛绝,也因此出言不状而得罪过人。
厌恶的原因其一是自己的门路太少,其二也是标榜自己不似俗人,没有第三条。
上个月去秋枫书屋参加晚生兄的新书发布会,顺回来三本书。说是顺而不是偷,是因为书钱是出了的,图书馆的哥们说看中什么书你们自己挑,图书产权算我的,书读完了记得还回来就好了。因为书非借不能读,所以这三本书就看得快。图书馆的小朱催了三次,终于还回去了。
这三本书分别是李娟的《冬牧场》,黄裳的《纸上蹁跹》以及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书的好看程度以前面的排序为准。李娟最近特别火,我就不说了;黄裳的书是一本小册子,但既好看又有趣,可以把玩。而且刘亮程的书明显是攒的,与在外的名声不符,推荐指数一颗星。读书也是看缘分的,也许刘亮程写的好的作品我恰巧没有遇到。
这个夏天还读了两本朋友赠送的书,一本是晚生兄的《世道人心入梦》和吴越兄的《黄郛与莫干山》。两位老兄因为太熟,又因为书是自己的,所以书就读的有一搭没一搭的,一本放在卧室,一本放在卫生间,临睡前或者如厕时翻一番,捉到错别字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句子,就拿笔圈了出来。无他,就是等一起吃酒的时候可以拿这个做话题来显摆。
手头上还有一本是的卢送我的《灵犀》,的卢文章用词奇绝,好的不可说。但《灵犀》的排版确实糟糕,字体和插图选择的忽大忽小,我每阅读一次都想要踢该书编辑一脚。
前日,看到的卢在微博里说:譬如草间偷活,亦是读书人难得的可贵。花开、饭局、怀人,想亦是从草字头者。人在老了的辰光在网上要安静一些,要像剑冰兄多写写打油诗,厮混于鬼影鹤顶红,莲花还魂草。
我亦未老,不过也想在网上安静一些。最近常做的事无非就是下棋,打油,挖苦青蛙。青蛙是的卢的铁粉,最近的文字开始变的妖里妖气。一个臭爷们。
林豆豆幸福的暑假已经来临,但对我来说却是麻烦的开始。林豆豆宅在家里的时间经常为了某一件事与豆妈发生摩擦,青春期遭遇更年期,这好像是没有办法调和的事。当然,关于更年期的这个说法豆妈肯定不同意,一切都是我的暗自腹诽。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作为一个战争难民,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拿一本书去书房。
书房里没有空调,我就安慰自己说心静自然凉。等到和平降临,我就赶紧扔掉书本,大摇大摆的出来喊一声:热死老资了!
有时候有人理,有时候没人理。
单位发了一只手机,因为级别不够所以手机也不够好,我又添了些钱去换了一只五寸三星的,拿回家去,林豆豆如获至宝。林豆豆最大的理想是有一只这样的手机,但学校的老师说学生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我当然要听老师的话。
我说你可以玩一会,但这个手机不是送给你的。
两个小时以后,我的手机就面目全非了。可气的是手机设置成了人脸开锁,也就是说必须要照一下林豆豆同学那张自恋的小脸手机才能打开。——明天,我一定去把那什么劳什子名著给她借回来,还要大部头的!更可气的还在后面,短信提示,100兆的流量,已经被用完了。看着短信,我一口鲜血就吐在了海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