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酒
(2012-08-28 11:02:34)
标签:
段誉《相见欢》少年时代磨刀饮酒美景良辰 |
我的少年时代,常见父亲饮酒,席中有善饮者,声若洪钟千杯不醉,一时视为偶像。后来,我用林不醉做了我的笔名,虽然酒量常常被人嘲笑,但不改我的志向。
千杯不醉的这一种人在坊间多有传说,号称“酒漏子”。所谓酒漏,就是酒会变成水从身体某个地方漏了出来。漏酒的部位大多是手掌、腋下或者后背,不为人所看见。酒能喝到这个份上,基本就无敌了。
你看,我的少年时代,可是与高手共席过的。
后来读金庸,才知道这是一种高明的内功。譬如段誉和乔峰在松鹤亭斗酒的那个桥段,说段誉无意运起六脉神剑的少泽剑法,左手垂向地下,酒水就从小指流出。段誉自己就暗自叫一声:“妙之极矣!”本已是醉眼,不一会就变的神采奕奕,就连乔峰见了都佩服的不行。
可见饮酒如用兵,不可拘泥于常规。
练一种功夫,只要有趣,并不是一定非要上阵杀敌才算有用。所以我始终觉得段誉的六脉神剑是最好玩的武功之一。我说之一是因为我知道还有一种功夫也很有趣。小时候有一老头儿,年轻时候是草台班子里的武生,练就一身混不吝的功夫。他如果运气起来,可以经得起三五个年轻后生拿碗口粗的木棍击打。
最后木棍都打折了,人家衣服都没有一点破损。
这个武生和酒漏子,是我少年时代的两大传奇。
酒漏子只是事迹,想来如果不是知己对饮,这功夫一般也用不上,而且谁也没有那么多酒让他去糟蹋。而武生的混不吝功夫却有传承,很多年以后我在博客里遇到一个姓莫的,也是横练筋骨皮,我打击了他三四年也不见成效,他就越发横行起来。
说起来我的整个少年时代,物质贫乏,但人性纯朴,这样有趣的人和事我遇见很多。及至长大,人生就变得无趣起来。只是偶尔也会遇到奇人。
譬如那一年初见胡之胡。
那一年我们在醉月楼饮酒。因为胡侠善饮啤酒,又因为座中美女若干,为了不丢面子,胡侠逢酒必尽,豪气干云。然后回到房间,我们就有幸见识了胡大侠的漏酒功夫。他一进门就迅猛地冲进洗手间抱住了马桶,后来大约是怕我们偷学了功夫去,就独自把门关起来。害的莫小楼在门口守到半夜。
据莫小楼说胡侠练功的时候,还伴有哇哇的声音,惊天动地,这样说起来这一门功夫也是属于比较惨烈的一种。
后来,胡之胡练完辟酒功,就抱着马桶睡了。千呼万唤都不出来。
这也应该是他长期练就的另一种功夫——平日里,胡之胡惹恼了杨甜瓜,常常被追打,他于是躲进床底下,说不出来就不出来。莫小楼给胡之胡的这门功夫总结为“打死也不出来功”,后来他为胡之胡新书做序,就写了进去。不过,胡之胡的《相见欢》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翻遍全书也没有找到这一段评语。想必是胡胡怕武功外露,自己偷偷的删了去了。如果可以再版,我希望这些文字一定要加上去。
《相见欢》适合厕上马下阅读,所以在这里你别想看到我的读后感之类的文字。那一日,胡之胡在Q上问我他的新书我收到没有,我回答说快递给我电话了,但书我没去拿,让快递直接送村西头的厕所里去了。我这个回答让胡胡很是愤怒。他说为什么不送到村东头去,我说,村东头的《锦衣》还没用完呢。
胡之胡为了签名售书,翻破了半部唐诗,快要词穷了。最新消息说,这一阵子,他跟清风明月过不去,给人签名都是什么“秋风窗前过,明月照大江”之类。我倒觉得他可以这样写,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还抱马桶来。
酷暑已过,这些日子的酒局就多了起来,只是再也难逢胡侠客那样的对手,每每喝到不痛不痒。
然后酒后回家,抬头看天,秋高月明。
应是美景良辰虚设。于是就想起一些朋友来,这夜色真是适合忧伤,用土家野夫的话来说:如此怒夜,非磨刀饮酒,不能解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