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里戏外

(2008-03-06 19:36:33)
标签:

闯关东

书评

朱开山

韩老海

文化

年前,《闯关东》热播的时候我没有在意。http://ent.tom.com/uldf/2007/1121/chengxusong/384.jpg基本上,我对热炒的大片热剧都抱有成
见,或者说叫不屑一顾。春节期间断
断续续看了几集,有些欲罢不能了。好在新浪读书频道有这部小说,我决定把它看完。
 
网上读书比不得网下,网下可以持一本书,或坐或卧,或者阳台或者树下,一切都由着自己。
《闯关东》一共有三部,我是用了三个晚上看完的。我看书的速度一向很快,这点你不需要佩服俺。不过,看完以后我是又用了三个晚上来恢复痛的腰和酸的背。
 
吃了如此苦头,总得写点什么吧。
 
 朱开山 
朱开山这个人物我不喜欢。虽然看这本http://ent.tom.com/uimg/2007/11/19/chengxusong/1195435979185_29787.jpg书是因为电视剧里的朱开山。《闯关东》写的最好的是第二部,第一部也不错,除了有点散之外。第三部的故事就假了,这是我不喜欢朱老大的原因。
 
淘金,买地,做财主。这是那时候闯关东人的共同梦想,朱开山是幸运的,他实现了。
朱开山有一身武功,所以他总是能逢凶化吉。
讲仁义,有道德。他和睦四邻,他拔刀相助,他侠肝义胆,故事的后来,简直已经是正义的化身了。所以,在第三部里,作者让朱开山去完成了他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的,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但我没有看到人性的弱点。
一个没有人性弱点的人是神而不是人。
五千年来,中国只出了一个圣人。其实,一个也足够了。但这个故事到最后,却把老朱也搭进去了。
 
 
长篇小说,越到最后越难结尾。尾无力,是写长篇的通病。这一点看看贾平戏里戏外凹的小说就知道了。所以,我不能对作者苛求。
作者是闯关东人的后代,我相信他是以记录自己父辈的敬仰之情来写这些故事的。我也是山东人,我知道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敬之仰之。
但是,如果说我们的民族资本家,一定要经历那个时代的大喜欢大悲伤,那么可不可以换一个人来完成呢。
 
不否认,电视剧里李幼斌把这个人物演活了。正是他赋予了朱开山更鲜明的个性特点,而让我觉得朱开山到最后还是让人喜欢的。只不过这已经与原著无关了。
可以想象如果这个角色换贾东岸来演的话,那他说不定会把朱开山演成一个我党的高级干部,高尚仁义,光芒闪耀,而不是一个闯关东的山东农民了。
当然,我完全没有否定东岸不能在剧中扮演一个角色。那个专踩别人脚后跟喜欢背后扔个黑砖的潘五爷,东岸完全可以本色出演的。
 
朱家的那些男人女人们
《闯关东》里,我最喜欢的是朱家老大戏里戏外朱传文。这是个老实本分,勤奋的有点窝囊的人物,他的身上有着来自农村人的质朴和一点点自以为是的聪明。有点贪小,有点怕事,但亲切的象邻家的兄弟。我不知道电视剧里的那个演员是谁,我想我可以给他的表演打个99分。
老二传武就不太让人看的惯了,大约是个性的原因。有个性是好事,但不能太过。这个人物,过了。
老三本来应该是最让人喜欢的人,原著里的朱传杰,聪明,开朗,俏皮,阳光。是一个类似小梅一样的人物。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新时代十大杰出青年,导演没有选对人,在电视里成了一个跑跑龙套的角色,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印象。我觉得那个导演应该给小梅们道歉。
与之相反的是老四,那个日本人一郎,温文尔雅。实在是抢戏了。
 
东岸说,文他娘应该让宋春丽来演。
他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他演朱开http://img.filmslib.com/UpPics/2007-05-23/23/big/2006123016580779822959691.jpg山,宋演文他娘,那就是一对革命党人。如此,东北的革命进程会因此提前好几十年。问题是,这还能叫闯关东吗?我个人观点,整部电视剧塑造最成功的就是文他娘这个人物了。给一郎做大卤面的那一节简直就是最出色的。
那文也是一个出彩的人物,一个满族格格流落民间,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个美丽与智慧齐飞的人,在博里,只有木耳敢这么夸自己。
秀儿是一个悲情人物,让谁演都是难为谁,不说也罢。
玉书和朱老三一样,再好的戏选不对人,就糟蹋了。这才是悲剧。
还有鲜儿,很多人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呢?人家长的那么漂亮,我切。
 
日本人
在网上,你骂贪官有人反对,骂芙蓉有人反http://www.smeqd.gov.cn/info/UploadFiles_6005/200610/20061011152926368.jpg对,当然骂陈冠西更有人反对,唯有骂日本人,支持者众。
《闯关东》也染上了这个毛病。不得不说,这部戏又一次把对日本人的仇恨放大了。日本人是可恨的,曾经他们是侵略者。所以在故事的结尾,朱开山手刃森田,这似乎是一个弘扬主旋律的结局。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一个被放大了的民族仇恨,能够带给我们什么。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家,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复兴的。
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历史在文化里慢慢浸染出来的。日本人又有多少历史可言呢?近代发迹的日本不过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爆发户。我们可以蔑视,但最好少一些仇恨。
能改变一个民族性格的,只有天道,或者天谴。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人物的生活,我会选择韩老海。一座大院,牛马成群。不要多大的理想,闲将下来,温一壶酒。高兴了也喊一声:“左右丫头,单弦伺候,上下仆人,洗耳静听,且看我酒到酣处,文房四宝来,我挥诗一首,与月同醉,怎一个好字了得……”
如果你眼红,放火烧了俺的房子。我也会冲进屋子里,抱住我的钱匣子,死也不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住吴越
后一篇:肉食者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