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影的视界
艺影的视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160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安顺有一座天龙学堂,百年前村里财主捐助,学费只收3毛钱

(2021-05-16 15:37:24)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祖国各地

我对古建筑和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贵州安顺旅行的时候听说屯堡有一座百年学堂,就赶紧赶过去探访、拍摄。

大明帝国的痕迹早已湮灭,而贵州留下的屯堡文化,依然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及语音腔调,地戏更是屯堡文化中灵魂的存在,其中天龙屯堡就是屯堡村寨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屯堡人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龙屯堡。

古槐树下面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前有一口老井,井里经常飘着些槐花的飘絮。巨大的古槐树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盖着学堂的主楼。在学堂主楼礼堂前的校园里,一左一右分别栽有一棵桂花树和紫荆树。左边的桂花树一株三丫,从根部分权,树冠向三方覆盖。

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这么幽静的庭院原来是一座具有一百年历史的学堂,在屯堡的后街河岸上,跨过一座石桥,立着一座古色古香书院式的石木结构建筑,那就是天龙屯堡人儿时读书的地方——天龙小学。当地人称它为屯堡的“三味书屋”。

石牌枋校门两侧栽有高大的梧桐树,叶阔花大,古木荫庇,春华秋实。走出校门,跨过石桥,就是一个操场。而操场的对面就是一个古戏台,现已拆了,被几座民房所取代。校门为石牌坊建筑,气势宏大。

走进安顺屯堡的“三味书屋”天龙学堂,听村上老人讲过去上学时的故事:天龙小学建于一九三四年古历十月十五日。这天是天龙小学堂立房的大喜日子,整个的小镇一片沸腾,从上午六时开始到正午十二时共竖立石木结构房子二十八间,大礼堂七间,两排教室十四间,厨房三间,大厕所二间,是整个天龙人民合全村之力建造而成。至今还能在大礼堂的大梁上看到“中华民国 年 月 日立”的字样。图为二楼木制走廊,想象一下一百多年前孩子们下课就是站在这里吱吱喳喳地欢笑不停。

一走进这个学堂院子,远远就闻到了一股桂花的清香,这棵桂花树真是太大了,覆盖了半个庭园。

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学堂里的三棵古树是有寓意的:槐花(怀子)树“槐香故里”,桂花树“蟾宫折桂”,紫荆树“紫微高照”。人们还说,这所学堂贵就贵在这三棵古树呢。三棵古树让故乡的每一个适龄儿童一年四季都能闻着花香和着书香,在朗朗书声中度过十年寒窗岁月,直至金榜题名远走他乡,走向更为辉煌的人生……。

  图为这是一棵上百年的桂花树,八月桂花遍地开,风一刮,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图书楼矗立在左排教学楼的当头河坎上,在校门的左侧。一楼一底,呈扁长六棱形,瓦顶白脊,两个石拱洞门而进,酷似遵义会议楼址。据说此图书楼建于一九三六年,为当时古刹天台山伍龙寺住持本安和尚捐修,拱洞门上方石刻“静轩图书室”六个遒劲颜体大字(“静轩”为本安和尚字)。可惜“静轩”二字在文革时期被铲除磨灭。题字者为当时贵阳名士吴道和先生。图书楼临时而建,外围开窗,宽敞明亮,实乃书课之佳所。校门为石碑式建筑,气势宏大。每根石柱顶上蹲有石狮子,气宇轩昂。石拱门上方石刻有清末进士陈庭荣题写的“敬业乐群”石匾。听说还有名士王元直题写的“崇德广业”匾额,当年老人读小学时已不见踪迹了。图为图书馆大门。图书楼为多棱形,石墙体,瓦盖屋面,犹似一古堡状。

 “天龙学堂”是清末武举人集资创办的一所学堂,保留了江南的建筑特色。天龙学堂建于1907年,清末武举陈日瞻所创办。天龙学堂是屯堡建筑中的杰作,它采用屯堡人惯用的石木结构,但也不排斥瓦等建筑材料。

  图为沈老伯已经78岁,当年他在这间学堂读一年级-五年级(学费3毛钱),一共只有8个班,每班有50人。沈老伯涚,老师都是外面请回来的。

学校建筑由主楼、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及伙房、厕所构成。主楼为高大雄伟的礼堂建筑,高大雄伟,石墙体,屋面盖瓦;从主楼的背面可见到屯堡建筑的典型形式,即,窗户小而少,主要采光皆在正面。教学楼分为两幢,石墙体,石板房,木架结构,为扩大采光,窗户都为大圆拱形。

墙体木构,石板青瓦盖顶,构架繁复,雕镂精细;大礼堂前面,左右分别两排教学楼,石墙体,木架构,一楼一底,走廊式,每间教室左右窗户各五共十扇,花窗为冰裂纹样,寓意“十年寒窗”。左排教学楼后面有后花园,右排教学楼后面有小河流,花香袅袅,流水潺潺,妙不可言。

天龙小学的主楼背靠一棵巨大的古槐树。巨大的古槐树高五六层楼,要四五个人牵手才能合抱。每到三、四月开学的春日,一树的槐树香气氤氲 校园,一地的槐花白白地铺满了一层。

  儿童入学先要把底楼五个教室读满,就可以小学毕业了。然后“矮子爬楼步步高升”,方可进入初中学习。

图为庭院都是铺垫的石头,踩了一百年了完好无损,地上用石头铺就了个向外的箭头图案,指向大门,寓意学子们学业有成,走出去闯荡外面的世界。

我在这座百年学堂游玩,已是夕阳半山,这座培育了地方上无数人才的学堂,而今在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热潮中又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与风采,被辟为了展示屯堡民间民俗文化的文化馆,向世人诉说屯堡六百年的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