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恐怖的尼泊尔火葬

(2009-05-02 14:46:54)
标签:

巴格马蒂河

死者

印度教徒

白布

尼泊尔

旅游

分类: 图说尼泊尔

令人恐怖的尼泊尔火葬

 

每一个到尼泊尔去摄影的人都会去加德满都最著名的帕苏帕提庙前拍摄传统的尼泊尔火葬.

  传统上,死者都以黄巾或白布包裹,安放在河边堆满木块的石坛上,死者的儿子们需剔净头发、胡须,提着油灯绕行父母遗体三周,以河中圣水为死者净脸,象征沐善洗罪,然后把米和花撒入其口中。遗体焚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随河水流转圣河,登至极乐。

    尼泊尔印度教徒的“火葬”仪式,从另一侧面表现了尼泊尔人对生死的超脱态度。按照印度教传统,死者都要进行火葬。加德满都有很多火葬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帕苏帕提庙前、巴格马蒂河边的火葬台,巴格马蒂河上有两座桥,桥北岸的火葬台属于贵族,南岸则是百姓的火葬之地。那天傍晚我们赶到帕苏帕提庙时,河边已聚集了许多穿着鲜艳僧袍、脸上画得花花绿绿的苦行僧,一排方型焚尸台上架着木材。火葬台旁的寺庙前,人们正在给死者作法式。按照传统,家属要用巴格马蒂河的水洗去死者脸上的灰尘,用白布或黄布包裹死者身体,并洒上花、米等吉祥之物,然后放置在火葬台垒起的木材堆上,点火焚化。


观看火葬的尼伯尔人都很平静,因为在他们(印度教徒)眼里,人的生命来自“天、地、水、火、土”五种元素,对死者进行火葬,将骨灰撒入水中,变为泥土,交给大地、上天,这样就又把这五种元素交还给了生命,所以对死者实行火葬是最自然不过的。

    这让人不禁想起西藏的“天葬”,这两种丧葬方式都与汉民族迥然不同。前者重生轻葬,不象汉民族那样死后要举办隆重的丧礼和下葬仪式。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死后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藏人通过秃鹫的高飞,尼伯尔人通过圣河的流水)送亲人到天国,逝者无痕。这真是一种独特的生死观。

    另外,尼泊尔人守孝期约一年,期间男女均只可穿素服,颜色鲜艳的一律禁穿。其中寡妇为了表示对已故丈夫的忠贞。在葬礼中必须把痛苦深刻表达出来,而愈是悲愤激昂,就会愈受亲友里邻的赞赏。

    为了守孝,寡妇在丈夫死后第十天要除掉所有结婚配戴的首饰,剃光头发,穿上孝服。一年内每月都要举行悼念仪式。而其它尼泊尔人对于寡妇的态度,认为不吉利,吐口水以辟邪。正因为有此不良风俗,寡妇就像过街老鼠,为避免招惹别人,于是足不出户。

沿着巴格马提河,来到了当地最著名的帕苏帕提那火葬台,目睹着印度教徒坦然平和面对生死。
 

    河岸是露天火葬场

    尼泊尔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露天火葬习俗。加德满都的火葬场有几十处,最大的一处设在帕舒帕蒂神庙。神庙是座三层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横跨巴格马蒂河两岸,中间有座石桥相连。神庙下的河岸就是露天火葬场,建有几十个方形或圆形石头平台。方形台用来焚烧尸体,圆形台供死者家属祭奠亡灵。

    以石桥为界,西侧供平民百姓使用,东侧为王室贵族专用。桥下的河水很浅,呈灰绿色,两岸露出大片沙地。可能是掺入过多骨灰的缘故,沙子呈现出灰白色。河滩上堆着很多烧剩下的木柴和竹竿。

    死者家属平静安详

    几名男子正把一具裹着白布的尸体顺放在河边的台阶上,把死者的两脚浸泡在河水里。约半小时后,死者家属把尸体搬上岸,用水擦洗表面,再换上更大的黄布包裹。然后把尸体放到竹梯上,抬到附近已搭好的柴堆上,再小心地把木柴码放在周围。

    现场没有哀痛,没人大放悲声,甚至连肃穆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只是出奇的平静与安详。大家忙碌着,泰然自若地处置尸体,就像在捆扎一件普通的行李。

 
死者是一个年轻的平民。这从他所处的烧尸台的位置可以得知。台子越高大越靠近下游,越尊贵,地位越高。佛教徒认为骨灰尽早进入下游的印度河死者方能安息。
 

    整个过程持续四五个小时

    有人点燃柴堆,火苗渐渐升起,扩展成火焰,最后成为一丛丛火舌在空中飞舞。尸体在烈火烧灼下逐渐变形,空气中弥漫着焦糊气味……烈火终于把一切能燃烧的东西都化为灰烬。桔红色火焰下露出的是一堆堆黑炭样的东西。这堆东西逐渐变小变白,最后变成灰白色。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四五个小时。身穿白背心短裤的火葬工,拿着根长长的竹竿,不时翻动着火堆。等火候差不多了,他用铲子把烧剩下的骨骸挑出来,盛在器皿里,用白布包好,然后在河底挖个坑,把布包埋进去。最后,他从河里舀上几桶水,泼洒到石头平台上,把残留在上面的骨灰和木炭冲入河里。平台便变得干干净净,一个人的尸骸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尼泊尔人对死亡的态度令人震撼

    河岸上,几个火堆静静地燃烧着。附近铁架上几只野猴子翻转跳跃,周围三五成群的旁观者在闲聊。几具尸体摆在河边,孩子们在河中寻找硬币。十几米远的台阶上,一个尼泊尔少女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对身边的事情毫不在意。对岸佛塔下,几个人正躺着睡大觉,空中偶有一两架飞机飞过,惊扰了他们的梦……这一切构成一幅奇特的画面,显得那么不真实,然而又的确是真实的。尼泊尔人看待死亡的态度如此泰然,令人震撼。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晚。暮色中,不断看到有新的尸体送来。回首火葬现场,仍是青烟袅袅,不禁想起《圣经》上的一句话:“来自尘土,归于尘土。愿逝者安息。”

(文:转载好乐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