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宁路上大部分店面也已停止营业,一些危楼的墙上赫然写着“拆”的字样。 最能代表恩宁路的“文艺浪漫”气息之一的金声电影院,也只在上映二线三线电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经费问题,他们已经很多年都没有上映一线电影。这座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明星电影院”曾一度独领风骚,而今却每况愈下。
令人欣喜的是,荔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给荔湾区危破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份复函中已经明确,恩宁路试点地块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文化景点有七处,其中六处虽然没有进行文物保护定级,但文化部门已经将其列为文物线索单位,并建议相关单位在进行拆迁改造时,要对这些景点进行妥善保护。最后,恩宁路骑楼建筑也应保留。
随着老城区的改建,恩宁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看到部分房屋已经在拆,道路经过翻新,路面比原来要升高近五十厘米,下大雨不再水浸街,但是恩宁路不少居民也陆续搬到其他地方去。
“老朋友一个个都离开这里了,重新装修的八和会馆也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没有那种熟悉的感觉了。”七十六岁的东伯眯着眼睛说道。
正如有媒体所说,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景观。一个城市从来不仅属于某个时代,它往往绵延千年,每一个时代都在参与分享它,并赋予它新气息。一个城市保有这样的异质气息越多,城市内涵也将越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