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行摄甘南>>----- 幻灯讲演稿

(2007-05-16 16:12:26)
<< <wbr>行摄甘南>>----- <wbr>幻灯讲演稿       因为要上美院开讲座,还是要认真背课.不能误人子弟.
电子文件已经做好.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嘿嘿,我想应该差不多够火候了吧.

 << 行摄甘南>>

                          幻灯讲演稿

  首先感谢广州美院的领导,老师们给了我这次来广美学习.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同学们能在百忙的学习当中抽出时间来这里互相交流.今晚放映的这套幻灯片<行摄甘南>是我在今年春节期间跟省青协组织的摄影创作团一同前往川西北.甘南地区进行为期十一天而创作的.因为行摄匆匆.所以在作品上的精炼上还有很大的遗憾.怎么才能拍到好作品呢,我觉得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深入的了解思索之后有准备的拍摄,才能拍出佳作来.无论如何,这次的甘南之行,让我浅显的了解了甘南和亲密接触了一下这个地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同学们如果想拍一些风情片,甘南是非常好的选择.

   神秘的“小西藏”———甘南题材是近几年热门的话题.一个充满浓郁宗教氛围的高原圣境,一处魅力深邃的梵天净土,一个摄影者艺术创作的天堂。这里有甘、青、川地区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有瑞士风情小镇郎木寺,有隔江相望的四川格尔底寺。春节期间,各寺庙主办规模宏大的正月法会:晒大佛、亮宝放生节、辩经会、法舞跳神节、酥油花灯会……各地的藏族虔诚信徒,不远千里,携儿带女,磕长头、转经轮、献哈达、祈福还愿!在摄影界的各级比赛当中也出现过很多大片.佳作.每次看到一些反映甘南民族风情的题材总是能引人瞩目.所以我决定去甘南拍摄一下具有浓郁的西藏风情的片子.去年我到过西藏阿里地区.虽然到了珠峰脚下,一路都是蓝天白云的绚丽景色.但所见到的都是平缓的山脉. 走了几百里路也没有见到有人烟,拍出的片子,不是很有视觉冲击力.只能称之为路边的景色. 确实有点遗憾.这次甘南地区之行.是想好好拍拍人文.风情的片子.在摄影界我感觉拍风光的多数是男性,风光摄影大师也是男性的多,好象还没有发现有女性的风光摄影大师出现过.因为男性有耐力.体力.还有韧性.因为最美丽的景色是在最远和最高处.女性在这方面就比较薄弱了.要扛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登高爬坡.所以女性在拍风光方面是弱项.那么我们只挑选相对比较轻松的题材来拍.例如风情,人像.人文等等

甘南今年因为是暖冬,和以往看到的各位大师们拍摄的烟雾弥漫的景象没有了.也没有下雪, 营造不了那样雾气腾腾的气氛,这样一种天气让人感到郁闷.不管怎么样既来之则安之.尽量拍摄一下自己喜欢的题材吧.

我们这次行程是这样安排的:广州-----成都-----黄龙------九寨沟-----朗木寺-----阿坝州----古尔沟-----成都------广州这次行程重点放在朗木寺和阿坝。

  

下面我分几个部分介绍我这次拍摄的作品:

 

一  麦洼塔林经幡高高飘扬:

 

经幡大部分采用绸布做成,颜色有蓝、白、红、黄、绿色等,多为素色,大小不等。经幡幡条具有特定的含义,其组合排列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经幡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和鸟兽图案,各图案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经幡是藏民祈求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藏民们都要挑选良辰吉日,举行庆典活动,更新经幡。之所以插上经幡,是因为当地的信徒们大多没有文化,念不了经文,只为借助自然的力量,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意味着他们念了一次经,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上天的虔诚和敬意。
    二月二十八日.按计划早起经麦洼.瓦切前往若尔盖县.上午我们经过了麦洼塔林.据说有个摄影前辈就是在这里拍摄一组经幡拿了大奖.下车一看.塔林的经幡果然气势庞大. 我看见了许多经幡插成一束,迎着阳光,随风招展。据说,一根经幡代表着一个灵魂飞上了天空。这些具大的经幡群,比我以前在西藏阿里看到的经幡在气势和数量上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啦.我在心里嘀咕着,怎样才能拍好这神秘又神圣高高飘扬的经幡呢?.我站在这庞大的经幡前,见到已经有影友躺在了经幡下面.我也非常虔诚的躺下拍个仰视的经幡吧.地上有很多没有异味牛粪.躺在上面很松软.很舒服.这时刚好阳光冉冉升起.把色彩斑斓的经幡照射的通明.远远望去,简直是太美丽了,不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此刻的心情.正在这时,一位藏族小故娘背着篓筐走了过来.小故娘美丽的脸庞上标志特有的高原红.我感觉她的肤色简直就是高原儿女的代表.我们以经幡为背景以小故娘为主体不停的拍摄她,小故娘也很配合.直到大家拍的满意为止.

    集合的时间到了,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麦洼塔林的经幡.我想,这次大家一定又谋杀了不少菲林了吧,每位影友都拍到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二.走进朗木寺:

二月二十九日清晨.我们坐车差不多一天才到达朗木寺 (海拔 3300 米), 驶近朗木寺,居高临下,只见连绵成片的寺院和民居在山谷间铺陈,甘肃和四川的交界处。甘川两侧镇子风情各异———甘南朗木寺这边寺院宏伟豪华,红墙金瓦金顶,名为赛驰寺,民居也多为土房;纳木镇那侧寺院多为白墙,琉璃为顶,相对质朴,名为达仓纳摩寺,两个都是藏传佛教的鲁派的寺院.民居多为木房。我们开进朗木寺小镇之后感受到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冲撞的小镇(原来是乡,刚刚升了半级)。镇子中心极小,就一条柏油街道,用步走的方法10分钟可以穿过,很多年青.时髦的藏族青年以摩托车代步在街中心(看来也没有交通规则,)横冲直撞.窜来窜去.好多藏胞男女一堆堆的穿着灰不溜愀的藏袍坐在大街两旁晒太阳.商店都是很小的店铺.没有百货大楼之类的大商场.里面的货物多是我国七.八十年代的.陈旧.老土.实用的商品.藏民们会讲一些带有四川口音的藏味普通话.听些来有点象是老外讲中国话.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象是灰姑娘.灰头灰面毫无亮点.但你要慢慢细致的观察.品味,才能感受到她的魅力.这就是朗木寺为什么如此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痴迷不悟的摄影人的真正魅力!下午五点钟左右由省青领导带领我们去勘察第二天一大早要拍摄晒大佛的地形.小镇子里所见之处除了藏民就是扛着摄影器材的影友啦.我嘲笑的说:这个镇上见到的除了藏胞就是影友,各一半.看来,来自全国各地拍晒大佛的影友们真多啊.

三.朗木寺晒大佛

三月一日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去拍摄此行主要题材:晒大佛. 正月十三为晒佛节,也称亮佛节。此会午前九时举行,各寺院由大法师率领僧众抬着巨幅彩绣大佛像到寺院附近山麓固定的晒佛台上展开,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顶礼膜拜,感恩佛祖的大慈大悲。藏民们在这盛大的节日里.都挂着各种名贵饰物.听说有的饰物价值十几万元.把家里最好的服装穿戴身上.以示对佛祖的尊重.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小镇就是想拍到理想的摄影作品.可是天公不作美.天气阴暗.太阳迟迟不肯出来.看到抬着晒大佛的喇嘛们的队伍从寺院里出来之后.两旁站满了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太阳也没有露面.天气又特别的寒冷.从一大早六点站到九点的三个小时里.我的热情一度降到了冰点.我真的没有激情去拍摄这宏伟壮观的场面,晒大佛的活动给我的感觉特别的神秘,看到藏民们非常虔诚的弯着腰,等待喇嘛的经过,我也情不自禁的行注目礼.活动从头到尾大概约一个小时左右,等活动结束之后.太阳突然光芒四射.真气人.活动最隆重的时候,它躲在了云层里.活动一结束它就跑出来了.大家都说这是佛祖在回光返照呢.

四.甘南藏民风情画卷

阿坝州看跳神

阿坝藏区地处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的横断山脉,现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由于此地地处交通要道,多民族杂居于此,因此阿坝藏区的新年呈现出多种文化的格局。

三月三日清早赶路,到阿垻州已是上午十点左右.各漠寺正在举行“跳神”’呢。 “跳神” 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舞蹈,参加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铙、钹鼓、锣、海镙等乐器伴奏下,跳一阵,休息一阵,直到将神灵鬼怪的种种情节跳完。只见很多藏民围观.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说,我是第一个冲到了最前排位置.把镜头伸到最前面,用喇嘛帽子做前景,这种效果感觉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因为人多,不好控制角度,我又尽量不能遮挡当地藏胞的视线.很难找到好的角度拍摄。只好找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来拍.正拍的气劲, 天有不测风云,一股狂风席卷过来,灰尘扑头盖脸的刮过来.吹的人眼睛都挣不开.过了十几分钟万里蓝天啦.可是,又过了半小时,小雪纷飞.转眼不到十来分钟.又是艳阳天.心里直感叹,这叫什么鬼天气啊.一个上午两.三个小时,就让我们经历和分享了狂风.小雪和阳光灿烂的天气.也不错我们可以拍到具有各种表情的阿垻.

下午我们去拍阿垻州拍全景.讲老实话,一提起拍风光片.我就提不精神.总找不到感觉,也就拍的不好.因为没耐性去等待.看来拍风光是要有耐心的.任丰主席的风光拍的那么好.看得出他是:忍功了得.见他架好脚架.支起大画幅.慢慢在那儿悠然自得的抽着香烟聊着天.一等有阳光瞬间即逝的一瞬间就按快门.看着那种阴冷的天气,我连脚架也懒得拿.手持着几斤重的机子.跑来跑去.天气很冷.最后我挨不住.上车等着他们.晚上我们还要赶去拍藏民酥油灯会.见到很多藏民从四面八方涌进各漠寺.这时风起云涌起来.藏胞要把那些酥油画挂在各漠寺大门上之后,灯会才开始. 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我们还未吃晚饭呢,只好遗憾的离去。

这组片子,主要是表现当地藏民的各种表情和动态。

 

 

 . 甘南藏民风情画卷

这组片子,主要是表现当地藏民的各种生活状态和人物肖像.在甘南地区拍摄人物大多数都是用自然光源,由于自然光源都不能人为的控制,所以只能选择等待.例如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物面向东方,拍摄者正对被拍摄者面部拍摄,就构成了正面部光照明.这组片子里,很少有摆拍.我喜欢抓拍.抓拍-----反映人物比较自然.生动,这组片子里有人物肖像特写也有人物场景反映生活状态的作品. 抓拍-----也可捕捉到人物的喜...乐的各种神态,把西藏人的形神兼备反映出来是非常感人的. 各位可以从这组片子里看到西藏人特有的高原红黝黑的肤色.还有他们民族服装, 孩子们清澈的目光.都是我们拍摄人物的好素材.

五.行摄甘南花絮

这组片子主要是反应我们在甘南地区生活.拍摄的片断。我们这次摄影创作团是由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组织的。影友来自不同城市,由任丰主席带队。行程安排都很紧凑。很多时候是早上拍日出.晚上拍日落,白天还要赶路和创作.加上高原反应这次行程比较辛苦。虽然我们是在坚苦的环境下创作。每个人都还是拍摄到比较满意的作品。…………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的交流就到此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