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视觉日记 |







惠安是个有典型母系社会遗存的地区,勤劳的惠安女是当地生产劳动的主要群体,至今如此。她们做男人应做的粗重活,例如,她们是开公路、修水利、补鱼网、扛石头、拉板车等等劳动的主力军。进入惠安的崇武乡间,旅行者还会坐上由惠安女驾驶的各式摩托车,而男人们则把精力放在抚养小孩,雕刻、打鱼、照看店铺上。妩媚动人的金沙海滩,走了一群担着担子、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筒裤的惠安女,让见过的人难以忘怀的画面。崇武古城因着惠安女才愈显美丽。 惠安女,大多住在崇武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其实都是汉族,却保留着与其他汉族完全不同的服饰与风俗,这不得不令人称奇。更让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民俗,干着粗活、重活、街上开“摩的”是惠安女,而看店、带孩子是丈夫。不但如此,惠安女在结婚后也不入住夫家,而仍然住在娘家,直到生了孩子,才跟丈夫搬到一起。 崇武古城因为处在海边,它全部是用白色花岗岩垒成的。城内有4个城门,城门外就是海湾。傍晚时分,去海边吹吹风,欣赏落日余晖,细细品味这个600年建城历史的古镇,更多是对这惠安女的“情有独钟”。
惠安女居住在崇武半岛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对于初到崇武古城的游客来说,距离不远的大祚乡是此行必须停留的一站。惠安女是汉族中惟一一个穿着独特的人群,她们包头巾,上身衣着很短露出肚脐,裤子却长而宽松,故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戏称。惠安女腰际上的粗重银腰链,表明她是已婚妇女,那是男家送给女方的嫁妆。惠安女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出嫁后仍回娘家居住,必须到生育子女后才能住进夫家。
从惠安女的服饰上看,她们身上穿戴的银镯和银链都来自男方,这便是母系社会解体时女人被男人所锁铐的象征。当然,当年母权父权激烈的斗争如今并不存在了,但那时的习俗却保留至今。
■交通
这一带乡间人口稠密,因此从惠安或泉州前往崇武、大祚的班车极多,几乎到了三四分钟一班的地步。从崇武古城到大祚还有一段路,往来两地间的班车也不少。
■住宿
崇武镇旅馆比较多,颇具崇武风情的海疆宾馆100元/间,二星级的新航海酒店150元/间,两处宾馆距离崇武石雕园都不远;大祚乡只有一处旅馆,15元/间,条件简陋。崇武一带邮电很发达,无论是崇武镇还是大祚乡都有网吧,每小时收费3元。
■摄影
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惠安崇武是闽南之行绝对不能错过的地点,崇武半岛上那些勤劳能干、衣着奇特的惠安女是相当难得的摄影题材。
但是拍摄惠安女并不那么容易,当地人对镜头早已司空见惯,只要你举起相机,她们就下意识地用头巾遮住脸。拍照前最好和她们做些交流,比如一两句学来的闽南方言或几个手势,等得到对方认同以后再拍,成功率就比较高,当然这需要摄影者的耐心和努力。(点击看大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