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广东摄影界,甘南题材出了很多大片.获得很多大奖.那高高飘扬的经幡,
蓝天白云静谧的山谷,溪水蜿蜒流淌,成群牛羊远远近近,骑着马的牧羊人在草原奔驰,衣袂飘飘。还有那儿藏族同胞特有的高原红脸庞无不吸引着摄影人无限的创作欲望………
这特有的题材也无时不在吸引着我前往探索.
探索在高原上生活的藏胞们,探索着神圣的藏族宗教,探索着神秘的大自然景观.
藏族同胞很多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和他们的世界观都和汉族人有天壤之别.这让我感到特别的好奇.我带着这种想法,行摄甘南.把看到的,想到的用镜头去蒱捉,去发现,是我此行的目的.
二月二十四日(大年初七)我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尝了.我随省青协主席任丰和青协摄影指导老师吴惠英带队前往甘南地区进行摄影创作.
二月二十四日晚我们离开白云机场前往成都.在机场上我见到很多新朋友.大家匆匆打个招呼,算是认识了.此行有老中青三代朋友.
感觉就象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在十天当中,我就要和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吃.住,创作在一起了,感觉特别的亲切,温暖.
一.冬日黄龙
二月二十五日早上八点出发,前往川西黄龙进行风光摄影创作.
风光摄影是我的弱项.听说这次有几位朋友是这方面的高手.还有风光摄影大师任丰主席.吴惠英老师.可以好好向他们学习.冬日的黄龙.特别寒冷.我们每人雇佣一位挑夫帮我们背摄影器材.望着黄龙最高点据说是海拔4000米山川,心里真的有点担心.
没多久,渐渐感觉头昏,眼花.心闷.体力不支.可是又被这山上银装素裹的雪景给吸引.不住的一路拍摄.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美景五彩池!从沟口涪源桥拾级而上,巨龙的脊背蜿蜒起伏,无数滩流、瀑布湍湍而下,点缀着巨龙的奕奕神采。黄龙沟长3.6公里,落差高达400米,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寒地区地表岩溶堆积地貌景观。3400多个大小不等的彩池,莹红漾绿,泻翠流金,形成8个彩池群落,闪烁出各种奇幻的色彩,艳丽诡秘。彩池边的石坝厚度,要用一百年时间才能长出一毫米。
美丽的黄龙风景区如同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天书,尽管这本书历经了几万年的风雨冲蚀。五彩池是散落在山坡上的一片大小不一的钙化水池群,深蓝浅绿的池水让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飘渺。总以为这些艳丽的池水像是神仙遗落的珠宝,说不定哪天这位神仙想起来把这些宝贝收走。
五彩池确实很美,大家不停地大声赞美!只见每个人都支起脚架不停的拍摄.在这当中.我在黄龙山上见到一座道教的寺庙.很多当地人在那里做法事.祈祷新的一年丰收.幸福.看着这帮当地的农民.你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质朴的性格和对生活的向往.我喜欢蒱捉这种神情,拍到了不少他们做法事和他们嬉闹的场面.
在这次黄龙摄影创作中,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我下山的同伴的是同团的一位帅气的小伙子.我叫他小朱.我们俩边走边聊.大多数是我在听他侃侃而谈.他博古通今无所不知.他对藏族宗教的了解和对中国教派的研究无不让我感到惊叹.还有他那种忧国忧民意识和对中国目前未来状况的分析让我非常吃惊,我心里想.中国有这样的年青人就是中国明天的希望!后来才知道,这位叫做小朱的青年,原来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上海某银行的副行长.怪不得呢,真是才华出众,年青有为啊!我们大家看到小朱不但是一位彬彬有礼的才华横溢的青年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青年,在路上,他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团人.抬行李.路上遇到路况不好.他也会帮忙协调.见到没有上车的团员,他会下车去找.他还要给郎木寺捐款.这一切赢得了全团人的赞不绝口.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小朱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晚上我们夜宿川主寺镇的民族教育酒店.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川主镇夜晚八点左右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两旁的商店门面紧闭.如果是在广州.会是另一种万家灯光,热闹非凡的景象,原来这里的店家一到每年的四月份就会举家回到川主镇开店经营.冬季又会回老家过冬.
二. 童话世界:九寨沟
镶嵌在中国四川西北部莽莽丛林、茫茫六万多公顷的九寨沟,凝巴山蜀水险、秀、雄、幽之灵气,云蒸雾绕,虚无缥渺。“水光浮翠,倒映林岚”。这里,雪峰、碧水、蓝天、白雪、彩林……这些大自然无私的赐予,使她时时更换着“四季美”的新装。暮春,树绿花艳;湖山幽翠;寒冬,银装素裹;枫叶流丹,色彩缤份,玫瑰色的树丛,装点着嫩黄、鹅黄的烂漫山花,缀以粉色的成片荞花,自开自谢,植被茸茸生烟,飞瀑流金泻玉。九寨沟,原始自然,清纯脱俗,被称作:童话世界.
二月二十八日我们在这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拍摄了一天,我们拍完了海子又拍沟子,拍完了沟子,又拍瀑布.心情也和这美丽的景色一样合二为一了.无不被这奇妙的美景所兴奋,激动!很多影友都拍摄了大量的好作品.
三.麦洼塔林的经幡高高飘扬
二月二十八日.按计划早起经麦洼.瓦切前往若尔盖县.上午我们经过了麦洼塔林.据说有个摄影前辈就是在这里拍摄一组经幡拿了大奖.下车一看.塔林的经幡果然气势庞大.
我看见了许多经幡插成一束,迎着阳光,随风招展。据说,一根经幡代表着一个灵魂飞上了天空。着些具大的经幡群,比我以前在西藏阿里看到的经幡在气势和数量上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啦.我在心里嘀咕着,怎样才能拍好这神秘又神圣高高飘扬的经幡呢?.我站在这庞大的经幡前,见到已经有影友躺在了经幡下面.我也非常虔诚的躺下拍个仰视的吧.地上有很多牛粪.没有异味的感觉.只感觉很松软.很舒服.这时刚好阳光冉冉升起.把色彩斑斓的经幡照射的通明.远远望去,简直是太美丽了,不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此刻的心情.正在这时,一位藏族小故娘背着篓筐走了过来.小故娘美丽的脸庞上标志特有的高原红.我感觉她的肤色简直就是高原儿女的代表.我们以经幡为背景以小故娘为主体不停的拍摄她,小故娘也很配合.直到大家拍的满意为止.
集合的时间到了,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麦洼塔林的经幡.我想,这次大家一定又谋杀了不少菲林了吧.
四.九曲黄河第一弯
黄河九曲第一弯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旁边.距县城61公里。地处草原腹心地带,白河于此汇入黄河,形成浩大气势。河面宽,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岸边牛羊无数。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黄河从高原上蜿蜒而来,在此进入四川境内,但却只是迈进一小步就又转身流回青海。黄河第一弯地势平坦,水流舒缓,小岛、岸边红柳成林。
我们在下午的四点钟左右匆匆.艰难的爬到了黄河第一弯对面的山顶上.望着九曲黄河第一弯,面对博大胸怀的母亲河,让人心情难以保持平静。站在山头上感觉风很大.天气不是很好.匆匆忙忙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就下山了.俗语说:不到黄河心不甘!不管怎么样我见到了黄河了.了却了心愿.晚上夜宿若尔盖大酒店.
五.走进朗木寺
二月二十九日清晨.我们坐车差不多一天才到达朗木寺.我们开进朗木寺小镇之后.
一个现代与传统冲撞铿铿有声的小镇(原来是乡,刚刚升了半级)。甘肃和四川的交界处。甘肃一侧寺院称朗木寺.四川一侧寺院合称格尔底寺。镇子中心极小,就一条柏油街道,用步走的方法10分钟可以穿过,很多年青.时髦的藏族青年以摩托车代步在街中心(看来也没有交通规则,)横冲直撞.窜来窜去.好多藏胞男女一堆堆的穿着灰不溜愀的藏袍坐在大街两旁晒太阳.商店都是很小的店铺.没有百货大楼之类的大商场.里面的货物多是我国七.八十年代的.陈旧.老土.实用的商品.藏民们会讲一些带有四川口音的藏味普通话.听些来有点象是老外讲国语.我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也用这种半调子的普通话口音.感觉很好玩.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象是灰姑娘.灰头灰面毫无亮点.但你要慢慢细致的观察.品味,才能感受到她的魅力.这就是朗木寺为什么如此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痴迷不悟的摄影人的真正魅力啦!下午五点钟左右由吴惠英老师带领我们去勘察第二天一大早要拍摄晒大佛的地形.小镇子里所见之处除了藏民就是扛着摄影器材的影友啦.我嘲笑的说:这个镇上见到的除了藏胞就是影友,一半一半嘛.看来全国各地来拍晒大佛的影友们真多啊.
六. 晒大佛
三月一日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去拍摄此行主要题材:晒大佛.
正月十三为晒佛节,也称亮佛节。此会午前九时举行,各寺院由大法师率领僧众抬着巨幅彩绣大佛像到寺院附近山麓固定的晒佛台上展开,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
藏民们在这盛大的节日里.都挂着各种名贵饰物.听说有的饰物价值十几万元.把家里最好的服装穿戴身上.以示对佛祖的尊重.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小镇就是想拍到理想的摄影作品.可是天公不作美.天气阴暗.太阳迟迟不出来.看到抬着晒大佛的喇嘛们的队伍从寺院里出来之后.两旁站满了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太阳也没有露面.天气又特别的寒冷.从一大早六点站到九点的三个小时里.我的热情一度降到了冰点.我真的没有激情去拍摄这宏伟壮观的场面了.心里在想是不是特别的傻?学摄影就等于吃苦挨饿吧.真的是拿钱买罪受啊.可是每当看到好照片的时候.任何低落的情绪一扫而光了.我想很多摄影人都和我有一样的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