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桂狂奔-自驾游摄影自组团(原创).旅途游记

(2005-12-03 12:25:42)
标签:

傣家竹楼

云桂

傣族园

分类: 祖国各地

西双版纳傣族园一天游

自驾车出游很随意性,可以感受路途中的点点滴滴.,享受漫漫路途上的无穷乐趣.在自驾的途中我们见过多少日出日落,曾让你无数次地感动和赞叹.而我们进入西双版纳地区见到的日落日出是最为别样的美丽。西双版纳的景色和穿着少数民族的少男少女在满天云霞的衬托下格外的艳丽.

   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入住在景洪市橄榄坝的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村寨和规模宏大的迎宾广场。还有全国最大,条件最好的泼水广场。

   我们住宿的一家酒店,设施比较完善,酒店外观建筑造型模仿傣家竹楼而建成的。是二层框架结构。第二天清晨的傣族园被大片迷雾所笼罩。我起了一个大早,想去外面拍日出,听说早上的傣族园有很大的雾,我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素材。身处迷雾之中,只感到欲幻欲仙。身处仙境,非常的美妙。半小时后,谜雾忽然四处散尽,一道霞光从无边逼进,色彩斑斓,美丽的太阳冉冉升起,艳丽的光环溢入我的眼帘,习惯城市嘈杂喧闹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叹,我抓紧时间,让陪我的傣家女孩身穿筒裙做主题,以一轮红日的万道霞光映照的田野为背景的一瞬间,抢拍了一张逆光人像,瞬间余辉落尽,一切美景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美丽,永远都是一瞬间的。回味刚才那壮美的一幕,久久不能平静。

   早餐后,我们一行人跟随傣族姑娘到景区的五个傣族寨去闲逛。五个傣族寨子都保留了原始傣族生活状态,傣家竹楼风情万种。幢幢竹楼大多数以竹相隔,自成清悠恬静的院落。傣族竹楼俗名又叫干栏。如主材一般都用取之不尽的竹子和芦苇草。竹楼曾四方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性畜,现在大多数傣家都在竹楼另搭屋棚,人畜分居。

   参观傣家竹楼的二楼,住宿没有床,都是一家老少睡在一间大屋的地铺上,我很纳闷的问傣族姑娘,“难道新婚夫妇也和父母住在一间房的大通铺上吗?”她说:“是的”。我很惊讶.难道……。唉,不要问那么详细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前东北人不是新婚夫妇也和家公家婆住在一间房的南北炕头嘛。风俗习惯不同而已。如果全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是同出一辙,那就不具备吸引力啦。我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傣族妇女的头发都那么浓密,又黑又亮”。我好奇问一位上了年纪傣族妇女。她说,“她们世代都是用淘米水洗头发的,所以才这么漂亮”。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呢,她们用古老的洗涤方式啊。老少妇女都留了一把又黑又亮的长发,然后在脑袋后面打个结,又简单,又好看。傣族妇女的衣着也很特别,非常的简便,一件短衣,一块裙布一包就可以啦。把丰满.富有曲线的身材包裹的紧紧的,煞是好看。

下午,我们观看了傣族歌舞。还有就是闻名全国的泼水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起和当地傣族居民参加了泼水节的活动。看他们玩的很开心,真想也一起上前玩耍。可是,我还要摄影呢。我在现场拿着相机比他们玩的还欢。因为他们玩的只有一瞬间的快乐。我却把他们的快乐永远留在我的焦片里定格啦,变成了永久的纪念.

泼水节在欢快的乐曲中和日落下结束了。人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多么想每天都是泼水节呀,把一身都淋个透,乐个透……我们在傣族园里一天的活动也结束了,该上路啦。再见,傣族园,再见泼水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