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幻是近年中国院线电影致力的类型,在初级阶段一直努力在老祖宗的文学箱底中淘金,从聊斋到西游,在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世俗文学样本中,在数字特效的影像技术的点金棒下,制造一种东方魔幻的类型片。中国院线观众多元并存的市场环境中,这类影片相对都能赢得一定票房,靠的还是所谓经典IP的知名度,对于市场推广而言,省了不少宣传费。在经历《画皮》《西游》系列的市场成功后,这类影片也进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瓶颈。这个瓶颈,如今被这部《钟馗伏魔》突破。

当然,剧本是中国电影的通病,如何讲好一个经典传说的电影故事,是东方魔幻片的大难题,难在不离传说原本的同时,能建构一个院线大片的普世情感的价值观,还要有数字特效奇观的影像叙事,等等。钟馗,这位著名的阴阳界的警察,如何在众多传说故事中,提炼出钟馗系列的首部故事脉络,至关重要。《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确定了一个很好的价值观体系,那就是魔、人、仙(神)的三个境界,这是事关东方道德观的三个递进层面,魔成人、人欲仙,当真相揭开,已非人界的钟馗对张道仙痛心疾首:你已成仙,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欲望?
可以说,神仙界一直是世俗中的道德模范王国,人之向往、魔之不得,《雪妖魔灵》中的魔、人、仙三界的冲突,很像如今的官场反腐的现世镜面,钟馗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位,饱含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赤诚纯洁。雪晴、钟馗代表百姓的世俗空间,张道仙则代表官场,这位反面角色起码也是位国家常委级别的高官。用这样的现实代入感看《钟馗伏魔》,你会发现这是部充满正义与真诚的魔幻神话版的反腐电影。
这部影片的编剧们巧妙将钟馗撞金榜的前史结构其中,电影叙事的总体框架稳健,同时很好地完成了钟灵、杜平等副线角色(其实或许是未来系列片的主角)的建立与铺垫。当然,在钟馗与雪晴的爱情线上有一定俗套,节奏上也有一定瑕疵,但就大方向上,作为钟馗系列大片的首部,编剧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编剧解决的关键词是东方,而导演解决的则是如何建立魔幻。影像的创作不仅仅是靠资金,而是一种基于电影叙事的视觉想象。《钟馗伏魔》是有突破的,奥斯卡摄影师鲍德熹是位完美主义者,他对该片的贡献使得他冠以监制与导演当之无愧。魔、人、仙三界场景设计的在个性中的统一,在视觉上的比例真实,鲍德熹都把握得较为准确,我们先把在该片看到绿巨人的所谓偏见放在一边,就视觉总体统一性、多样性、真实性而言,《钟馗伏魔》是在中国电影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我们不得不承认。钟馗、雪晴的造型也很有特色,将陈坤、李冰冰的颜值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有未有的高度,陈坤有了稍有的温润与阳刚,李冰冰也多了难得的细腻与深情。
该片另一导演是赵天宇,他应该负责的是叙事,抑或所谓的文戏。赵天宇对故事讲述结构是有贡献的,这个讲述结构我个人很认同,但也许普通观众未必能在剧情逆转中拎得清爽。这需要宣发人员在公映前的宣导。
最后还要赞一下该片的主演陈坤。我常说大小生一般分月亮型与太阳型,月亮型内向、阴柔,比如陈坤、吴彦祖,太阳型则外向、赤热,比如古天乐、黄晓明,一般而言,在出道初期,月亮型男小生的演技都好过太阳型明星。《钟馗伏魔》的意外就是把陈坤完全颠覆了,造型一改陈坤五官的阴郁,突出了他的眼神的魅力,五官也有了少见的温润,完全是位太阳型的大小生,陈坤演出了钟馗的赤子之心,赋予了这个中国著名民间经典崭新的视觉与内涵形象,这一形象是具有长远生命力的。这是陈坤扎实的表演功力,在造型、摄影等综合技术的保证下,发生了巨大的革新。在此片中,陈坤树立了一个样板。
我个人对《钟馗伏魔》是偏爱的,因为它超出了我的预期,其实一部作品的好口碑就是这样形成的。不是一部作品或产品做得有多好,而是它有没有超越观者的想象的预期。《钟馗伏魔》未必是完美的,但肯定是有信心与资本继续第二部生产的系列大片,起码我非常期待未来杨子珊与陈坤的那段《钟馗嫁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