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部长篇电视剧的观感,必须是等到看完全片以后。但30集的《士兵突击》刚看开头,就让我热血沸腾,很多话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次听说《士兵突击》是从曾睿那里,她说蓝小龙在写一部从话剧改编来的部队题材电视剧,话剧很好,电视剧也被部队寄予很大期望。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认识多年的曾睿就是蓝小龙的妻子。
后来听参与该剧制片的朋友说《士兵突击》拍得很好,我问导演是谁,是康洪雷,我一直喜欢他的戏,特别是他的《青衣》等女人戏竟然也拍出了壮士的大情怀,《士兵突击》这样的军旅题材应该是他的强项。
当然,军旅题材特别是当代的,是很难拍的,但恰恰是这个市场急缺的产品。电视剧最大的特点戏剧感与传奇性在涉案剧、古装剧等题材被限制后,在黄金时间让观众无条件选择的只有结婚离婚的当代伦理剧,面对电视机里播出的电视剧的观众,已经集中在中年以上的女性群体,而中青年一代对于电视剧的需求只有通过电脑的网络与DVD,《越狱》等成为追捧的代表。《越狱》不仅填补了偶像、男性、智慧等目前中国电视剧急缺的类型与元素,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种情怀。而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以男性为主的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缺乏的就是一种情怀。当我刚看完5集《士兵突击》时,我已经数次被打动,我相信这部戏将会在不远的日子里被大家追捧。
全剧从许三多在演习中失手开场,以倒叙展开故事。用王宝强演许三多的确非常合适,前三集主要交代与刻画了许三多成长的环境与个性,象他这样的农村孩子能否入伍成为前三集的戏剧点。许三多和他的父亲写得很真实,具有特别强的典型性,他们代表着中国农业文明,他们的现状与欲望,成为农业文明在军队现代化转型面前的一个缩影。尽管刚开始许家父子的愚钝会让人产生一丝反感,但最终还是被他们的真诚与执着所感动。正是出于这种感动,前来征兵的班长史今才用酒壮胆破格带走了三多,圆了许父的梦。
编导用如此笔墨描写许家,我想一定是个大伏笔,好戏应该还在后面。不过,三多入伍后,编导写了一出好戏,那就是三多在艰苦偏远的后勤管道维护班修路,用同样的执着与真诚打动了这个被光荣遗忘的小集体,改变了这个曾经自甘没落的集体。
这个事件中,编导还是注重人物的刻画,特别是以老马、李梦为首的那四个战士,他们普通平凡的外表下,有平和与善良。他们与三多一样,有阿Q的影子,但他们不是阿Q,否则就不会有那条路。
看到那条路,我的眼眶湿润了。我觉得《士兵突击》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不是一个许三多,它是微言大义,写的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光荣与梦想。光荣是相对于卑微,梦想是因为现实。特别是对于农业文明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中国。但强国梦与个人的欲望如此和谐但又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
这是我看《士兵突击》前6集的感受。建议大家有空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