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情,这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4年来坚持的旗帜,但国产电影在题材上的老少边穷,使得近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上的青春题材的作品成为稀缺,今年而言,入围的35部影片中,反映当代都市青年生活的只有《夜上海》《米尼》《浮生》等8部左右,8部中,大学观众观影效果最强的、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还是张一白的《夜上海》。
从第一部电影作品开始,张一白始终不离都市、不弃青春,获得当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的《开往春天的地铁》,说的是七年之养的青春情感迷城,而《好奇害死猫》更是关照底层的青春欲望,《夜上海》则把视野拓展到海外,用异域的视角去展现当代上海的真挚与温暖。
这个异域是日本,一个日本的著名化妆师迷失夜上海,与赵薇扮演的出租汽车司机相遇,见证了女司机的一段暗恋,“我爱你,你爱我吗?”这句简单但饱含深情的台词,成为影片打动人心的力量。女司机暗恋的维修工将在明天迎娶别人做新娘,而这份爱始终没有向他表白。日本著名化妆师被这份淳朴的爱感染,发现一直守侯在身边的真情。
简单的故事主线,却被导演拍出丰富的青春群像。一段是以化妆师为中心的东京恋情,“我爱你,你爱我吗”,同样在日语中得以深情表白,这段恋情绵延到上海滩,在夜的迷城中扩散。在他的周围,围绕着一群日本当代人,我们看到他们对爱的执着与温情。我很喜欢竹中直人扮演的那个角色,那样夸张的表演,也被导演融合在影片的整体中。以赵薇的出租汽车司机林夕为中心的上海青年群像,比较突出的还是郭品超,在女司机眼里,他就象个植物人,他坚持在他的爱情王国,他的坚持加剧了林夕的酸楚。对于竹中直人的夸张表演,导演尽量让郭品超保持本色。张一白具备了张弛有度的群像塑造能力,对演员表演的控制力也比《好奇害死猫》有了进步。
当然要说点赵薇。《夜上海》还是很能体现她在表演上的才华。人物塑造的整体感相对很强。赵薇的表演比较接近于港台演员,优点是段落感会有精彩火花,但人物整体感不足,容易走神或者是掉链子。这些毛病,她在《夜上海》中,已经基本克服了。她塑造的林夕,应该能得到大家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虽然是中戏戏文系出道,但张一白在影视圈独树一帜还是因为他创造的青春影像,包括音乐电视、电视剧以及现在坚持的城市电影。其实,影象未必是他最大的优势,我觉得他最大的特长是对影片创作全部元素的把握,《开往春天的地铁》就是经典。我一直觉得音乐是内地导演的弱点,如何让音乐成为影片角色,很多当代内地导演基本缺乏这样的能力。我至今记得《开往春天的地铁》中,高圆圆搁着地铁的门看着聋哑少年时响起的音乐。同样,《夜上海》中,音乐也让人难以忘怀,音乐象一个天使,看着夜幕中的不归人。
据《新京报》报道,国家电影局张洪森副局长,在今年电影新闻通报会上,曾把《夜上海》与李安的《色戒》同列为今年国产片的市场重点。我觉得洪森局长还是在鼓励《夜上海》这样的中小成本的城市电影。作为影片的投资方,激动影业也是有着清醒的决策,与日方的合作,降低了风险,也使得影片凝聚了日本、中国等华语地区最优秀的青春偶像。当然,目前内地电影院线市场是难以用什么规律与经验去预测一部中小投资影片票房的,《夜上海》能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赢得年轻观众的好评,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毕竟它是讲述了一个和青春有关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