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周星驰“抄”了张一白的电影

(2006-06-15 13:19:23)
    今早看到两篇关于电影的报道。
    一是新华社发的,世界首部手机拍摄的电影长片诞生,93分钟,片名是《新爱的集会》,这是对意大利大师帕索里尼于1965年完成的电影《爱的集会》的现代版演绎。《新爱的体验》都是用诺基亚N90手机完成,储存为MPEG4格式。
    二是唐伯虎对张一白导演的专访,题目就是《张一白要做一个职业化的导演》。
       当周星驰“抄”了张一白的电影
    认识张一白是在他的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看片会,看完电影,我说我很喜欢,我说这部影片的导演虽然是第一次拍电影,但各个部门控制得很好,很和谐,特别是音乐的处理,我很喜欢地铁里高圆圆与聋哑少年那场戏。当时负责宣传的是雷婷,当我把这些话对她表达时,她特别高兴,她转身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子说,你看,记者的评介很好啊。那人用小眼瞧了我一眼,然后把肥厚的嘴唇圈了圆,表情木然。坐下来吃饭,我才知道那胖子就是张一白。
    胖子一般会迟钝,性格大多憨厚,表情一般是很无辜的,张一白也属于这个体系的。后来,经常在很多电影首映场合看到张一白,见面点点头。我说,你是首映式明星,老给别的导演捧场,他总是呵呵一乐。去采访那种首映晚会或者是时尚晚宴,我往往是最郁闷的,这时总会遇到张一白,我和他好像开始聊天,应该是在那样的场合。两个并不时尚的人,没话找话地就聊成了见面熟。
    我离开记者写的最后两篇报道,一个是章子怡的,一个就是张一白执导虹影的《上海王》。到现在《上海王》一直未拍成,但我和张一白、虹影却更加熟悉。
            当周星驰“抄”了张一白的电影 
   去年,帮一位大哥的孩子推荐剧组,我带着那孩子见了张一白。我们在三联书店二楼聊了很久。谈到了他正在完成的《好奇害死猫》。他说到了他这些年的沉默。他说起了这些年,给他最大信心的两个人: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焦雄屏。焦老师我也算打过交道,她也是热爱华语电影新人并且以电影为生的人。周星驰鼓励张一白,我就觉得是段八卦了。
    原来,周星驰看完《开往春天的地铁》后,非常喜欢,辗转找到张一白,约在上海见面。周星驰对又是一脸无辜的张一白说,我非常喜欢你的电影,我正在准备《功夫》,能帮我找个内地的好编剧吗?张一白就推荐了他们圈子里的霍昕,霍编是张杨的妻子。然后,周星驰回香港就把张一白推荐给了很多人。
   《功夫》拍完,周星驰请张一白看完后对他说,你看出来我抄了你《开往春天的地铁》里的段落吗?张一白瞪着小眼睛又是一脸无辜说你抄我哪里了?周星驰说,我让黄圣依变成哑巴了,很电影化的戏,也就是你电影里那个聋哑少年。
    张一白讲这段时,依然表情无辜,我非常相信。我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在影像传播无限自由化的今天,电影已经进入了非职业化的全民时代,周星驰能把《功夫》拍成那样,是抄出了水平的,很多没学过电影导演的人都会成为很好的电影导演,比如周星驰。那时,张一白却说,他虽然也不是学导演出身,但他却想成为一个职业导演,就是投资商让我拍什么题材的电影,我都能完成。他的这个观点,今天通过《新 京报》那篇专访,有了更为详细的阐述,我也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在我和他在三联聊完的几个月不到,《一个馒头的血案》就发生了。影像时代快步逼近,当胡戈的第二部网络短片还在争议时,欧洲的今天出来了93分钟的手机电影长片。
    第五代导演是靠当年闭塞的文化环境下,通过学院拉片、内部资料片,学习了百年电影的精华,从此让中国电影过了一把影像美学的瘾。如今的大众,是通过网络、DVD进行电影的阅读与偷师,所以有了胡戈,所以有了手机长片,所以,曾经是喜剧演员的周星驰拍出了《功夫》,张一白这个中戏戏文系的文字工作者,现在也想把职业化的导演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第五代导演或者说是第六代导演不同,周星驰、张一白这些导演们没什么口号,没什么标榜,他们很坦白:电影不是什么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一个为了更好地活着的职业。职业化越强,就越能提高在生产体系中的综合能力。具体点说,职业导演做电影不是个体写作,而是给大众生产产品。中国电影的从业者的确需要这样清醒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