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培科
苏培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73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培科:理性看待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

(2018-07-23 15:52:09)
标签:

财经

股市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苏培科:理性看待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

近期A股市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市场不断下挫、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2000点论甚嚣尘上,投资者感觉自己像“铁板上的鱼”,命运难料。

按道理,越是市场萎靡的时候,越要减少悲观情绪的过度蔓延,及时提振市场信心,给市场输入积极的政策信号。但遗憾的是,证券监管部门并没有积极应对,倒是央行行长最近频繁对股市发声。

还有一个现象是,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频繁爆仓,很多券商机构被套,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质押新规和“踩雷”后异常谨慎,有些券商甚至停止了这块业务。在笔者看来,这是国内机构和监管部门的短视行为,现在这个点位进行3-5折质押股权,远比一年前安全得多,毕竟现在的点位和A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低位,如果现在稍微大胆一点为市场提供流动性,A股市场的股权质押难关或许就能够早日度过,除非他们集体看空或者信心崩溃。遗憾的是,从目前机构的现状和行为来看,恰恰是他们最为悲观。

当前,应该要修复的,恰恰是机构和监管部门的信心。如果他们信心丧失,市场短期内便难有出头之日,毕竟市场里的“韭菜”已经快被割光了。

公司层面,我们注意到最近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的消息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创了历史新高。这说明有些上市公司确实已经处在超跌状态。但也有很多已经承诺要增持的上市公司,又迟迟不肯兑现,从而上市公司表现出坚定市场信心和营造市场多头的假象交相辉映,让很多投资者搞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真的,也让很多投资者困惑这些承诺回购、承诺增持的背后,究竟是彰显大股东信心,还是在进一步诱导散户?

在目前的市况下,这确实有点真假难分。不过,我们可以从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承诺增持的数量见其诚意,如果承诺而不增持或象征性增持,反而会有负面影响。

据统计,今年以来,有620家上市公司(不含在2017年发布股票回购计划但2018年已实施或实施中的上市公司数量)先后公布或已实施股票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从几十万元至几十亿元不等,美的集团目前以40亿元的回购上限暂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有30亿元回购上限的分众传媒、22亿元回购上限的均胜电子,以及17亿元回购上限的中原高速。让人诧异的是,有287家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上限仅500万元,占已公布或实施回购计划的近一半。对于几十亿、几百亿的上市公司而言,500万元上限的回购显然不足以提振信心。

如果在牛市行情,一个小小利好暗示或许都能掀起风浪;但在市场萎靡之际,往往对于真正利好都有麻痹症,一点点小动作则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理论上,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大股东增持股份的行为,是表明其对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正面作用。但如果为了增持而增持,则不值得鼓励,尤其不能在监管部门的鼓励和号召下增持。

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盲目回购、增持也未必是好事。比如在2015年股灾后,当时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增持,结果这些增持一波一波都被套牢了,这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成了负担。

因此,市场的增减持行为,还是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如果监管部门拍脑袋决定,往往会被市场修理,进而让上市公司更加被动。希望这一轮回购、增持行为是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自愿选择,而非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当然,对于一些公开承诺回购、增持的公司,如果没有履行承诺,监管部门应该对这些公司开出罚单,别让他们信口开河、随意忽悠投资者。必须要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承诺具有诚信可言,否则,公众公司不讲信用、随意承诺,投资者哪里还敢信任这些上市公司?因此,上市公司承诺要谨慎。一旦公布承诺,就要坚定不移地履行。监管部门的责任,是重点盯防这些信批和公开承诺行为,还要监管那些隐蔽的违规行为,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的增持、回购是为了人为拉抬股价而掩护大股东出逃,对于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绝不能手软。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建立诚信,和营造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框架。

苏培科简介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CCTV财经评论员。境内外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和特约财经评论员。



欢迎与作者苏培科交流:spk518@163.com

苏培科财经文集:http://blog.sina.com.cn/sp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pk

腾讯微博:http://t.qq.com/supeike

——欢迎互动、收看作者《财经每日评》的更多视频节目、专栏文章、独家点评,请拿起手机微信免费订阅《财经每日评》微信公众账号:cjmrping微信公众账号上等你!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fGj89XVCoFbLFxJoRWfT2ZbGyglmxibPicfZNUNIv3wfJfic7wWia9icibj0eAiaNSCg75DzNJEhtLML4swJtQgWWmB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