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培科:新三板该立规矩了

(2017-02-27 15:51:25)
苏培科:新三板该立规矩了

苏培科 /


自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鼓励新三板转板后,深交所迅速发出了创业板转板试点的消息,让冷清了一段时间的新三板又再次热了起来。近几年,新三板市场的快速扩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截至2017210,新三板挂牌公司合计达到了10524家,总股本6004.73亿股,总市值达41804.75亿元。。是2013年的近30倍,地域上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上覆盖了89个大类。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了94%,小微企业占比达到了64%。很显然,这个市场已经成了气候,已经成了中小微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苗圃基地,但目前这个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市场流动性较差,很多机构投资者观望的多参与的少,市场中的协议转让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建立;其次,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能力较差,由于投资参与者数量少,而挂牌企业多,于是很多企业虽然挂牌了但从市场募集不到资金;第三,市场挂牌企业普遍质量不高,由于挂牌门槛相对较低,违规违法成本较低;第四,市场基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维权机制、公司退出机制等都有待完善。


目前只是以量取胜,但上万家挂牌企业的市场已经不容小觑,这个市场必须要规范化发展,适当地立规矩和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让健康的企业茁壮成长,让问题公司尽早退出,以保障市场的质量和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密集提出了对新三板改革的要求,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深化新三板改革”;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更功能”;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要求“规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要求“加快完善新三板健全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研究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创业板的相关制度”;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完善新三板交易机制,改善市场流动性”。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改善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此前好几位证监会副主席也多次强调要改革和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这对新三板市场来说无疑是利好,但提高流动性未必就意味着新三板市场的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要大幅降低,虽然目前新三板市场相对冷清,大部分基础层的挂牌企业几乎无人问津,但也绝对不能为了提高这个市场的流动性而降低或放弃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毕竟这些企业还相对不成熟,投资风险较大,如果让缺乏风险判断和估值判断的散户涌入,其风险和灾难将非常大。目前新三板的冷清局面和低估值其实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是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而这个市场是机构投资者的小众市场,应该说是一个聪明人的博弈场,与主板、创业板市场的博傻场完全不同,由于主板创业板是一个大众市场,机构敢于操纵和讲故事,然后让散户接盘和抬轿子,这也决定了两个市场必然不同,因此不要奢望新三板市场像主板创业板市场那样的火爆场景。


在不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情况下提高市场流动性,只能扩大做市商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入更多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市场,以改善供给眼花缭乱而需求有限的局面。同时要加快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法制化和透明化,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退市机制,快速提高市场的质量和吸引力,自然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参与进来,否则一大堆高风险公司嗷嗷待哺,投资者自然会敬而远之。


 

苏培科简介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CCTV财经评论员。

境内外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和特约财经评论员。截至目前,已在国内各大主流财经媒体上发表文章数百万字,文章曾被多次评奖和广泛引用。

2013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欢迎与作者苏培科交流:spk518@163.com

苏培科财经文集:http://blog.sina.com.cn/sp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pk

腾讯微博:http://t.qq.com/supeike

——欢迎互动、收看作者《财经每日评》的更多视频节目、专栏文章、独家点评,请拿起手机微信免费订阅《财经每日评》微信公众账号:cjmrping微信公众账号上等你!

苏培科:新三板该立规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