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合资券商股市经纪业务苏培科财经 |
松绑合资券商难以实现“鲶鱼效应”
苏培科 /文
证监会宣布中外合资券商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从原来的33%提高至49%,券商子公司申请扩大业务范围的经营年限由5年缩短至2年。这对外资参股券商而言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有助于外资参股券商扩大业务范围。由于早些年制定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对合资券商的经营存在诸多限制,除了限制外方股东控股比例上限,还严格限定其经营业务的范围,11家外资参股券商中目前仅有瑞银证券一家拥有全业务牌照,其他合资公司普遍只有投行业务资格。此次政策松绑对本土券商而言,未来的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如果继续依靠单一的经纪业务来生存,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可能会有人说目前国内的券商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佣金大战”在不断地进行。其实,“价格战”屡屡爆发就说明这个行业的差异化程度不高、附加服务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通过价格优势来以量取胜,要么通过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高附加值来以质取胜。但中国券商的经纪业务水平并没有太多的服务含量。随着电子交易系统的完善和家庭电脑、网络的普及,网上交易逐渐取代传统的地区性实体营业部模式,但是网上交易的特权依然被垄断在各家券商的手里,佣金费率并没有大幅降低。显然,渠道垄断会造成价格垄断,不仅对交易者不利,也会抑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引入外资的方式来实现“鲶鱼效应”,从而引领国内券商创新。不过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和基础制度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即使对外资全面开放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国内市场的盈利特征和游戏规则对利益的分配机制会让外资入乡随俗,为了赚钱他们必须要适应利润最大化的本土规则,因此加快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和自主创新才是正途。
显然,外资机构不是中国金融业变强的保障,银行改革、QFII等一再证明,外资不是“活雷锋”,他们是为利益而来。因此,要想让国内的券商变得更强,就不能再依靠“垄断”、“渠道”来保护少数机构牟利,这样不但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更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金融业对外资不断开放时,笔者希望国内的金融牌照也应该向民间资本放开,允许更多的力量介入竞争,先让自己变强,而非一味地保护。
遗憾的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业的竞争一直持谨慎态度,比如存贷息差迟迟不放、“佣金公约”三令五申,其实很荒唐,如果不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躺着都能赚钱何来创新?谁愿意主动创新?显然,垄断不会使券商变得更强大,券商只有通过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差异化服务,才能赚取属于自己的服务收入,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空间。
那么,国内的券商究竟该如何创新和突破?
目前国内很多券商的收入构成大都依靠经纪业务,而且在总收入中占据着主要成分,这与国外券商恰恰相反,国外很多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主要收入来源则是高附加值服务和财富管理。因此,国内券商业应该尽快反思自己的运营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和加快创新,在财富管理、风险定价等方面应该进行大胆尝试,否则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就会被外资券商占领。
很多人说证券业是“靠天吃饭”,实际上这是对经纪业务一个不准确的表述,只要投资者通过券商的渠道交易,券商就有佣金收入,只是在熊市中交易者减少了交易频率,券商的佣金收入少了一些罢了。其实,经纪业务就像开赌场一样,运营成本就是场地费和人员工资,现在网络化交易非常普遍,经纪业务的成本是在下降的,只要他们不挪用客户的资金、自己不参与对赌,一般没有什么风险,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只是很多券商将经纪业务收入用于弥补其他业务亏损,从而给外界的感觉是券商收入时好时坏,如果将几者彻底分开,不但会让券商行为更加规范,而且会更加专业。
另外,国内的券商应该尽快提高研发能力,通过独立、客观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附加服务,尝试对接受金融服务的客户收取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费。
实际上,早在2002年出台的佣金收取规定中就已经给差异化服务收费开了绿灯。如第三条:“证券公司收取的证券交易佣金是证券公司为客户提供证券代理买卖业务收取的报酬。如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代理以外的其他业务(如咨询等),可由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收取标准。”为何很多券商至今还在打价格战,而没有给客户提供更高级的服务,没有收取与服务相适应的费用呢?原因就是很多券商的研究结果实在拿不出手,很难有自信去向客户收费。而且券商的研究部门经常是经纪业务的“使唤丫头”,而且一味地迎合买方的需求,从而缺乏独立性和价值。
当务之急,应该尽快提高券商的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依靠纵向的专业能力来吸引客户,来开发更高的附加值产品与服务,而非多元化的横向铺摊子,来谋求所谓的“多点盈利”,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全业务经营模式,反而会加剧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难度。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延伸阅读请浏览苏培科文集http://blog.sina.com.cn/spk
CCTV《财经每日评》节目专辑: http://i.youku.com/spkcctv
苏培科微博链接: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pk
腾讯微博:http://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