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有波律师
孙有波律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75
  • 关注人气: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洪水猛兽

(2007-11-30 08:24:53)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职场/励志

无固定期限劳动

分类: 案例探讨
    如果一个单位要聘请一位40岁的员工,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跟这个员工签一年合同,一年之后,觉得他干得不错,再签一年,那么两次合同之后,就要和他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了。如果不跟他签合同,那么成立事实的劳动关系后,更要支付双倍的工资,愈一年的,照样转为“无固定期限”。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方面比《劳动法》更加完善,但另一方面,却令用人单位丧失了部分主动权,其中,“无固定期限合同”就是其中的一个争议焦点。

不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普遍性的理解错误,认为一旦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不能解除。因此,很多劳动者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护身符”千方百计想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看成了“终身包袱”,想方设法逃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义务。

对此,个人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一下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其中的一种,那些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解除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予以解除:

1、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劳动法》第24条以及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可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协商变更,还可以协商解除。

2、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笔者认为,以上是劳动合同当事人包括单位、职工的法定解除权。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7条、38条、39条、40条、41条或者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然用人单位如果行使上述解除权,那么有些情形是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

但是,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待约定的事由出现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由当事人事先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当条件成立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必须注意,就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这一点,早在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条已经明确规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制定劳动合同法就是要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较长期限劳动合同,而并不是重返以前的国有企业“铁饭碗”。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作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只有正确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本质含义,根据自身的或者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