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涉世之初 |
一,两点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垃圾的是部分的大学生,我也相信主流是好的。
其次,这个部分有一定数量的。从长远看,如果现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话,这部分垃圾的数量还将扩大。
二,为什么说他们是垃圾
我们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去诋毁,这里面有我的朋友,也有我的同学,于公于私都不可能这样做,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是供有心之人去勉励。如果下面的情况是事实那么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证据:
1,
上网的多,看书的少;看书的多,看正经书的少。
知道的绯闻多,关心政治的少;崇拜的明星多,学习雷锋的少。
睡觉的时间多,上课的次数少;睡觉的时间少,在玩游戏的时间多。
打架的时间多,说话的时间少;说话的时间多,文明的比较少。
小道消息打听的多,知道的知识少;知道的知识多,有用的少。
牢骚比较多,做事的比较少;闷不吭的人多,不郁闷的比较少。
花的钱比别人多,吃苦的日子少;让父母操的心多,想到父母的少。
恋爱谈的多,成功的比较少;堕胎的多,不受伤的少。
玩的时间多,锻炼的机会少;有野心的多,去努力的少。
总之,自负的人多,自信的少;自卑的人多,自省的人少。
2,以上是一些现象,抽象出来就是这样的几个论调在左右着我们这代大学生的思想。
Ⅰ,“知识无用论”,在大学里面谁要是整天去学习,那会招来大部分人的鄙视的。“知识无用论”不是空穴来风,它直接的来源是我们的“就业腐败”。就业腐败现在还是一个新词,但这绝对不是一个新现象。毕业找工作不是按照能力而是依靠关系。所以我们上学学知识干吗?不如去社交去跑关系。你就是毕业证件一大堆,也抵不上别人的一句话啊!
Ⅱ,“惟利是图论”,接着上面的说,知识没有用,我们就不学,不学干啥?于是种种堕落由此而生。这种堕落是以牺牲父母的血汗钱(这种人的父母的钱通常是别人父母的血汗钱,只是巧取豪夺而已。)为代价的。那么知道柴米油盐贵之后就是重心转移,一切要向“钱”看。
三,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通常的垃圾是这样产生的,一种是本身就没有价值,这是天生的垃圾;另一种垃圾是人为造成的,有价值的东西你硬塞到垃圾桶里,那么即便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让你永远不能露面你又能怎样?前一种垃圾我们只能是果断的处理,以免占据有效的空间,采取的办法只有是掩埋焚烧;后一种是垃圾是一种浪费,我们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避免这样的埋没,却是当务之急。
1,为什么天生的垃圾能够在高等学府里出现?有些人立即会想到是我们的招生基指出了问题。其实不然,教育的选拔没有一个标准怎么能行?如果没有考试这个相对公平的尺度,真的不敢想象升学将意味着多少人要走后门?将会有多少腐败存在?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小的问题就否定一个东西,尤其是这种东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有效的时候。但是这些人为什么又能混进来呢?这是招生里面的腐败问题,这也是回答为什么不能取消考试这个机制的原因。
2,为什么那些原本不是垃圾的学生结果却变成了垃圾呢?为什么曾经的莘莘学子到了大学之后不再读书了呢?是厌学情绪吗?其实不然,症结直指就业腐败。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不然,最大症结在于我们的学生感觉到了知识没有什么用处,这个没有用处也并不是某些所谓的专家说的那样我们所学的知识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不是说我们的教材就没有质量,更不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水平。而是我们所学的知识跟我们的前途没有一点关系。不管你的成绩多么优秀,不管你在学校期间有多么好的表现,到最后你会发现即便那些没有什么能力,大学期间就是谈了十几次恋爱,打了N次家的人渣门却有了比你更好的单位。原因是什么呢?他有关系或者他有钱。于是我们不能不对权力和金钱有了崇拜,这种崇拜不是盲目的,无聊的,这不是说我们迷信关系和金钱。而是血淋淋的现实让你不得不在浪漫和理想中清醒。正如艺术创作要最先考虑艺术接受,商品的生产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一样。我们的毕业生就是一个“商品”。毕业就是商品的制作完成,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应该是由我们投入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结果告诉我们不是的,衡量我们价值的标准跟我们的生产时间是没有一点关系的,而是外在的一些东西。更为严重的是正是由于一些外在的条件我们的商品甚至是没有实现价值的可能,因为没有销路就意味着价值的无法实现,而有一些大学生就是毕业后没有工作我相信大家不会否认。于是他们即便是有能力,他们最终也只能是走向垃圾的结局。于是大家都一起来厌学就不足为奇了。
四,最可怕的结果。
最可怕的结果就是真正的垃圾没有去好好的清理相反地却成为了社会的精英;而那些有用的人才却被当作垃圾倒进垃圾堆。
最可怕的结果是这样的产生不是我们学生能够控制的了的。
最可笑的是正是那些不想让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孩子成为垃圾的人一手制造出垃圾的。
最可笑的是垃圾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更可怕的是那些眼睛有问题的人却把他们当作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