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每天从零开始——莱州双语校长赵福庆

(2015-06-19 08:38:08)
分类: 智慧人生
http://s9/mw690/001j26i8zy6Tbc3qCZGa8&690
     踏上教育岗位30多个春秋,他以祖国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努力为孩子们打造营养配餐的生命课堂;他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所环境设施一流,教学师资名列前茅的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莱州市双语学校;在他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最好,教育每天都是从零开始。他就是莱州双语学校校长——赵福庆。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不断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产生教育家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有思想的实践家,谈起新时期心中理想学校的定位,他的回答是:创新、和谐、自主、高效、可持续发展。
投身教育 创新前行>>
 
    现在的教师都是科班出身,但是赵福庆却是地地道道的半路出身。他1954年出生,从小跟随外婆长大,外婆希望他长大后能像妈妈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基于种种原因,1974年高中毕业后,赵福庆先是到一家工厂工作,由于他敢于打破常规,工作出色,很快就被提拔为副厂长。正当他在工厂干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之时,赵福庆的母亲却提出要让他接任自己小学教师的职业。面对外婆的期望和母亲的嘱托,1981年,从没进过师范大门的赵福庆从零开始,在27岁这年初为人师。谈起现在的办学经验,赵校长坦言,跟他在工厂与从教初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不断转换视角自觉反思。
    从教以来,赵福庆以“不按套路出牌”闻名,“另类”,甚至“离经叛道”都曾是给予他的评价,但是一次次优异的教学成绩给了这些评价最好的回击。“班主任兵法”,“莱州布卢姆教学法”,“套餐课程”……这些在当时“大胆”的举措,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学校老师、教育管理者借鉴的高招。“莱州双语学校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别看这些都是小学初中的孩子,他们可有着属于自己的大世界。”赵福庆说,从1998年担任莱州双语学校的校长开始,他就在“创新”上做足了文章。他认为小学生任何学科一节课上课时间相同长度太过古板,在经过大量课程的试验后,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把课时分别改为30、40、50分钟,老师的授课时间也要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于是,在双语学校的讲台上经常看到的不是老师的身影,而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赵福庆用自教、自主、自学来努力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双语,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成长记录册,他们的文化课学习,特长发展等都分开评价,这使得孩子们能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肯定与激励。此外,赵福庆还要求学生:在学校九年的时间里要提出一万个问题,学会提问,勇于提问,或许问题与课堂无关,但赵福庆认为越是跳跃的思维,就越是创新的源泉。孩子们自主创新,老师也要自由发展。在赵福庆眼中,如果抹去了教师的独特性,学校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双语学校管理制度的修订非常特别,大家称它为“游戏规则”的制订,他们常常一起针对自己工作该如何管理、如何奖罚逐条讨论,自己定规矩自己执行,当然受了罚也要自己买单。作为校长的赵福庆给了教师们很大的自主权。“教育每天从零开始”,这是赵福庆的一句“名言”。从教以来,为了自身的提升,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振兴,赵福庆说他不断地思考,不懈地求索,努力想在时间的纵向延伸中找到一个“点”,使自己与教育的每一次触碰,都闪烁出创造与创新的火花。这个“点”究竟在哪里呢? 赵福庆清楚地告诉记者,那是1995年他听的一节数学课:课堂内容涉及对“零”的认识,“零”表示“没有”,但有时它并不代表“没有”,它可以作为一个正方向增大和负方向减少的“参照点”,而且这个参照点可以是动态的……“我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每天都要面对变化与发展中的人,每天都要处理正在发展与变化的事,可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不正是这个‘零’点吗? ”于是,“教育每天从零开始”的理念由此而生发。
 
继往开来 从零开始>>
 
    “教育每天从零开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赵福庆给出的答案是:一是要把每一天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从而达到天天进步的目的;二是每天都要勇敢地挑战自我,主动发展,实现新的超越。 1998年,担任校长后,他将其看做是自己管理生涯的一个标志性起点。赵福庆带领30多名教师,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开始奠基双语美丽的“零”起点。通过多种形式集资办学,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十余年来,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将一所占地24亩的普通小学建成了占地140亩,有128个教学班,6920名学生,691名教职员工的现代化齐鲁名校;在建校过程中,逐步完善、构建了办学体制改革、学制改革、课程改革等十大创新体系。
    2002年,沿着日益清晰的发展思维,学校励精图治,创新前行。 2003年,学校正式建成集“走读、寄宿”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双语实验小学”更名为“双语学校”。在学校内涵发展方面,赵福庆通过狠抓科研兴校,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通过全力打造“双语、科技、艺术”三大特色品牌,使一大批特长生不断走向全国进行才艺展示,学校特色教育不断走上全国的舞台。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他认为,一个校长的从业观、立业观与工作观,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个好校长,因为这不仅决定了他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上去考虑教育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新能力。
    校长应该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努力践行者。“勤能补拙是良训”,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注重学习与实践。作为学校的掌舵者,他深信,具备破釜沉舟的决心与顶风破浪的勇气,才能解决出路问题。他不喜欢重复别人,更不喜欢重复自己,当问他工作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每天从零开始,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
    教育是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事业,赵福庆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成就了一所创新的学校,他也先后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山东省十大创新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烟台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赵福庆在不停地探索发现,不停地实践创新中用令人敬畏的生命教育为孩子打开了心灵的窗户,在他心里,创新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教育,每天都要从零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