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去看看新西兰

(2013-11-12 17:49:17)

 

我想去看看新西兰
《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作者谢宏,现居新西兰。

谢宏2008年移民新西兰,这些年有时在新西兰,也经常回国。比如说,现在,当我在微博上和他讨论这本书时,他正在深圳,还看到他家的照片上有很多花,他说是在新西兰学会了整理花园。他还有一条漂亮的金毛犬叫辛巴,和那头著名的狮子同名。书里说“辛巴是幸福的金毛犬,飞越了万里河山,从深圳来到新西兰,这里的湖海边,山坡草地,到处都留下他奔跑游戏的身影,他喜欢这里的勃勃生机,热爱这里优美的环境,更喜欢这里善待动物的人们“

《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可以算是一本游记,但它又同于一般的游记。我一向认为写游记如果没有阅历,没有见识,没有人文精神,只记录景色,发一些矫情的感叹,没什么价值,那样的东西我不写,也从来不看。

而这本书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它能印证我们的一些想像,并在想像中享受那些美好,让我们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反思我们的生活出了哪些问题。

谢宏的文字,也是我喜欢的那种,平淡,干净,温和,适合写新西兰那种平静,安详的生活。

看他写新西兰,新西兰的自然景色,大海,白云,飘荡的风帆,错落的建筑,固然很美,但我更喜欢新西兰人的生活态度,本色而不原始,有信用,有制度的保证,所以活得有尊严。

还有新西兰人和大自然的亲密程度,让我感叹,散步,跑步,整理花园,去集市,全家开车出游,野外烧烤,而我们好像已经有好久没有真实体验风霜雪雨了,雨滴打在身上的凉意,太阳晒在背上的温暖,顶着风的行走,这些似乎只留在记忆里,现在的生活,就像是盆景,那么不自然,不真实。

没错,新西兰人的生活其实一点也不土豪,不少人是在租房,买辆旧车开,作者夫妻也在周末去打工,去别墅整理花园,做清洁,但那种自足,而又些闲情的生活是我最喜欢的。他们不挥攉,也不吝啬,活得散淡自然,又透着骨子里的优雅和讲究。

印像深的有这样两个细节,在《枇杷》一篇中,“这里的人们种果树,一是为了绿化,三是给鸟雀吃的,自家要吃水果,要到超市里买到。后来我去散步,见到水边,也长有枇杷等果树,上面常有飞鸟在啄食。”还有《纪念椅》里那些为纪念逝去的亲人让公园捐做的木椅,“在静静的树下,转弯的角落,都有会有一张相似的木椅,不上漆,被风吹雨打,一点也不声张,静静的等待某个熟悉或陌生的人到来,轻声念叨椅背的名字。”还有,他们的城市管理,细化到湖边有专门为狗狗准备的垃圾桶,里面放了专用的垃圾袋。我想,那里肯定不会出现一条马路一次次被挖开埋各种管道的事情吧。

我读这本书时,经常会想到小时候的某些生活场景,父亲下班后在院子里做木工活,妈妈剪裁衣服,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拿上玻璃瓶去小水沟里捉小鱼,现在想想,那时的日子相比现在要自然的多,食品虽然短缺,可以放心吃,但是当看到谢宏描写的新西兰人在音乐会,在圣诞大巡游,在各种聚会上的那么放松,那种单纯的快乐,在我的记忆中的父母那一辈人似乎没有过。

而现在,各种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各种破坏,要么贫穷到寒碜,要么骄奢淫逸,连吃饭,喝水,呼吸干净的空气都成了问题,我们的日子什么时候正常过,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呢?

最后我想说,如果仅用平淡,从容,温和来形容谢宏的叙述方式,并不准确,他的文字在平淡中隐藏着力道,而且很有灵性,这一点在《探访顾城的旧居》中得以体现,关于激流鸟,关于顾城,旧居,关于那个伤感的故事,还有探望者的心情,能写的那么平静而有灵气,可以看出作者文字的功底和本性的善良。

我就是因为在网上看了《探访顾城的旧居》,才想到看《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的,而在看完《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我想去看看新西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名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