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虹影—冷静而狂热的目光更具穿透力

(2013-10-23 10:44:42)
评虹影—冷静而狂热的目光更具穿透力

这些天正在看虹影的书〈好儿女花〉〈小小姑娘〉,以及重读她的〈饥饿的女儿〉。

正巧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当年张爱玲与杜拉斯的谈话,让我很有感触。

我觉得这是两个非常的女人说的正常的话。

非常,是指与众不同的女人,以及她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经验。

正常,是指她们所独有的,但未必不是人类共有的,或者该有的体验,只是大多数人被遮蔽了,而她们敢直面,并且能够表达出来,所以文学,也是人类精神的一种代言。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虹影。还有女作家张洁。

她们的人生,也是独特的,但她们的文字成就,是读者喜欢,接受,重视的,这也说明人类精神的个性与共性。

现在都喜欢说“美女作家”这个词,有人说上一代真正的的美女作家是张洁,那么六十年代的这一拔,当是虹影。

我之前见过她一张照片,在我十年前买过的她的一本《虹影打伞》寓意“无发无天”的书里,那张照片上她穿着吊带,身边有树影和大团的花,她的眼神充满质疑,但坚定,无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灵性。我当时想,这个女人我喜欢。

关于为何写作——

张爱玲;写作于我是件快乐的事情,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街头卖唱的歌女,奴有一段情,唱给诸位听。我和歌女做的事情差不多,都是在这形式的世界里找个位置,让别人允许我呆在那里。

杜拉斯说:你的绝望比我更深,或者说,你比我更智慧。不管怎么说,对爱情这玩意儿我一直抱着幻想,现在也是。我写了那么多字,不过因为我爱着很多人,有活着的,还有死掉的,还有根本不存在的。

而我觉得对于虹影来说,写作的意义,更在于她是在为自己漂泊的生命找到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尤如浮萍,有了细细的根系,有了存在的理由。

还有——写作,是她极具生命张力的一个出口,有了这个出口,那些压抑的,碰撞的,矛盾的,滚烫的原浆才得以渲泻,生命才能获得短暂的和长久些的平静,否则,太强的生命能量是具有破坏性的,它有可能会毁坏现实的秩序,甚至生命本身。而通过她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她的愤怒,仇恨,紧张,质疑,以及后来的消融和化解,以及再后来的了解,与生活的和解,与亲人的和解,而最终实现的是与自己的和解。

    在张爱玲与杜拉斯的谈话里,还谈到了家庭的影响。
   杜拉斯:我们都有一个庸俗的家庭。
   张爱玲:庸俗而不幸,我比你更不幸一点……庸俗我觉得它倒是好的过滤器,它还挤压不掉的,才是真正的好的。

   而虹影也有一个像她们所说的“庸俗而不幸”的家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世人看来“离奇而不幸”的身世,她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就是那个饥饿的女儿,生理和心理,身体和精神的饥饿,所以拚命的攫取极少的营养,让自己存活和生长。

    这也是六十年代初那代人的特点,仿佛是在荒漠里长大,但正因为物质和精神双重的贫脊和稀少,所以你能记住每一滴水的清冽,每一粒粮食的香甜,以及每一个树上的那些叶子的不同的形状。所以你能从虹影的书中读到生活本身的冷酷质感,和少有的温暖的热度,那些色泽,气味,痛感,如此真切。

    而她那被世人和家人所摒弃的身世,使她对这个世界“身在其中”又“置身世外”,这是一个观察者的距离,得以打量,怀疑,分析这个世界,

    冷静而狂热的目光,往往更具穿透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