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小小说之四)写什么 怎么写

(2013-05-25 09:04:56)
(谈谈小小说之四)写什么 <wbr>怎么写

卧虎好:

看了你的《小小说漫笔》中的几篇,你的那些理论,我很赞同, 比如说“ 长短只是形式,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内涵”等,但是说心里话,在赞同之外我还有几份同情。不过这同情不只是给你的,是给文学评论家们的。虽然你们并不需要,我也只是私下这么想想而已。   

记得几年前,参加省内的小说讨论会,会上组织作家们正儿八经的讨论“写什么和怎么写”,我觉得这点好笑,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纯属“伪命题”,在我的老家早就有这么一句老话——夜晚千条路,早起磨豆腐。它的意思就是,晚上你会觉得你有很多挣钱的路子和不同的活法,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你该干嘛还是干嘛去。

我觉得这有点像写作。

当然,我并不是说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完全没有意义,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也是这类事情,只是我们不要把对它的作用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个人写什么和怎么写,其实就像一个人的长相一样,不是外人甚至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看看这张我在山东开会时抓拍的照片,魏永贵和宗利华,两个山东本土作者,小小说江湖的两员名将,他俩的职业还都是警察。但从相貌外表上看是如此的不同,魏永贵机敏,帅气,宗利华安详,沉稳。魏永贵的书法隽然清雅,而宗利华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一点也不像个警察。我们没有办法让魏永贵成为宗利华,也没有办法让宗利华成为魏永贵,但是从照片上,他们听杨晓敏先生讲话时的这个瞬间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神情中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执着,自信,热爱,还有属于自我内心的安然,清静,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个人修养或者情怀。说到他们,我不得不说,他们改变了以前我对山东人的看法,谁说山东男人朴实,其实他们有一种骨子里的儒雅,这和文化底蕴有关,人家可是孔圣人的老乡。

有不同,有相同,人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只是他们的小说我看的不多,今天就不拿他们的作品说事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关于那个“伪命题”,是不是可以这么回答,写什么,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而怎么写,和作者的生命境界有关呢。

我又想到,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但是作为同时代的人,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好的,有毒的,谁也逃不掉现实,但是当你写作时,你却有可能从你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属于你的角度,让读者看到在他的认知之外的东西,不但看清我们的文化和生活的现在,更能看到它们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作者的站位要高。

这也就是说,虽然写什么,怎么写,是作者自己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对生活怀有善意,对世界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人类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境界开阔,思想有前瞻性,这很重要,具有这种品质的作品,才更具的生命力。

还有,作为一个写作者,要听别人的评论,但更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这些会在你的脸上呈现出来,也会在你的文字中体现出来。

以上算是聊天的继续,而不是正式的讨论。对于我以上的论调,你可以赞同,当然,也可以同情。

 

杨瑞霞(阿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