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小说)之二 你的气场有多大
(2013-04-26 17:59:00)卧虎好!
今天看了你在我博客上贴的那篇《和平萍说文学与哲学》。
最早看到的是这句话“没有你的小说和顾建新教授的评论,就没有这篇互动的文字。哪天哥仨再见了,还要畅饮。说的对的,你多喝几杯,说的不对的,俩老兄多喝几杯!”
开始以为是和我说的(心想胆子蛮大)看了全篇才明白是对平萍说的。这话有些豪气,让我想到了我在聊城拍到的那张照片,照片上你在杯盏交错中闭目敛声,如老僧打坐,颇有定力,而实际上也许是……呵呵,不说了,照片和文字一样,还是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吧。
然后,我注意到的是另一句话:“
首先,我还是想从《一只羊其实怎样》说起。
在这里我说明两点——
一,我知道在小小说的世界里,有很多名篇佳作,且作者和作品都有很大的名头,而我只是混迹其中,一只羊也只是个小奖,但我还是想从它说起,是因为我最熟悉它,聊一篇自己最有感觉的作品,才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感受。我觉得这是对读者的尊重。
二,《一只羊其实怎样》从发表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曾经说过,这些年它独自游走人间,已经不属于我。的确,如果现在我想知道它被收入了哪本书,或者哪本作文练习册,我只能从网上寻找一下它的踪迹,除了还能收到《百花园杂志社》寄来的入选文集的稿费,没人想到要给我这个作者寄书和稿费。不过,我将永远为它骄傲,我知道无论走多远它都是个勇士。它不苟且,不卑琐,即使遭到暗算,受到重创,它依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说到“大气”,我首先联系到的是“气势”,然后是“气质”。
关于“气”,我们往往觉得它很虚幻,然《黄帝内经》不这么认为,它明确指出,有一种阳气是飘浮于人的身体表层之外的,是保卫身体最外层的樊篱,故称“卫气”,那么我们现在常说的某个人气场大小,可能便这卫气的强弱有关。
而一篇小说,也是有气场的。
当年一只羊“荣登榜首”获北京青年报散文大赛一等奖,得到了大赛评委张洁(巧的是你在这篇中也提到了她),史铁生,肖复兴,李书磊,几位大家的赞赏,然后被读者推荐到《小小说选刊》后,又得到了杨晓敏主编的偏爱,我想这首先是得益于它的气势,得益于它与这些欣赏它的人气势的相近与气场的相融。所以说,小小说不能小,首先是不能“小气”,要有好的气场和足的能量,当然是要有“正能量”,正的东西,才是力量。
然后是气质。
当我们用“气质”一词来评价小小说时,我觉得它和杨晓敏先生关于优秀小小说的评判标准——思想内涵,艺术品位,智慧含量,这三点中的艺术品味最接近。如同一件衣服是棉,丝,还是麻,如同人的品质的高低贵贱之分,如同有人形容蔡琴的歌声,仿佛黑丝绒的质感……那么一篇小说的气质是优雅的,还粗鄙的;是开阔的,还是狭隘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温暖的还是阴暗的,是开明的还是愚味的……这些就蕴涵在那些不多的文字之中,虽然你没有明说,但读者是能感觉得到的。
每个人的作品,都带有作者的生命印迹,个人修养和生活态度,即那天我们说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为我来说,特别喜欢读到一些美好的作品,因为我希望人性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
最后想说,你在那篇文章里谈了很多文化和哲学问题,这问题似乎忒大了点儿,今天不聊了,再聊就晕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