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度河北散文排行榜揭晓 《离亲泪》上榜

(2011-03-02 17:18:22)
标签:

杂谈

近日,河北作协散文艺委会组织专家进行2010年度河北散文排行榜评选,经过认真阅读作品,充分讨论酝酿,最后以无计名投票方式评选出10篇优秀作品。获选作品名单及评语如下:

 

名单:

赵立春    《皇朝遗梦》              《十月》2010年第6

     《乌梁素海边的生死想象》  《散文百家》2010年第5

刘江滨    《桃之夭夭》              《美文》201012月(上)

清河鱼    《乡村的电视》            《散文百家》2010年第2

     《锈色时光》              《长城》2010年第3

     《看云》                  《散文百家》2010年第7

杨瑞霞   离亲泪》                《天涯》2010年第2

王洪勇    《沉重的乡村》            《散文百家》2010年第4

王克楠    《乡村,依次消失》        《散文百家》2010年第7

张秀超    《最后的背影》            《散文选刊》2010年第3期(上)

 

评语:

赵立春    《皇朝遗梦》              《十月》2010年第6

一篇关于响堂山历史、人物和佛教艺术的文化随笔,气象开阔、内容丰富、考证精细。文体上,以三个历史时期为结构,用叙事性语言揭秘传奇,介绍性语言记载文物,也见造诣。

 

     《乌梁素海边的生死想象》  《散文百家》2010年第5

作者是一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捍卫真理而身遭不公,含冤受屈下,徘徊在生死边界之间。凝重、隽永的文风再现了当年内心悲凉与希冀的纠结,表达了对社会非理性的控诉和对正义的信仰。

 

刘江滨    《桃之夭夭》              《美文》201012月(上)

洋洋洒洒、厚积薄发地梳理了“桃木”的神性,“桃色”的浪漫,“桃源”的意境等桃的多重文化内涵。积淀深厚,格调高雅。

 

清河鱼    《乡村的电视》            《散文百家》2010年第2

用自然的笔法,跳跃的结构追忆了电视在乡村出现和普及的情景,并反思了电视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改变。追忆时活泼、轻松,反思时惆怅、忧郁。

 

     《锈色时光》              《长城》2010年第3

剥开岁月尘封的锈迹,表达了对普通、孱弱生命的悲悯关怀和对集权社会,人性好斗的深刻反思。笔调温情又讥讽,紧张又舒缓,游刃、娴熟。

 

     《看云》                  《散文百家》2010年第7

简单的云在作者充满灵性的目光下,具有了纯粹而轻盈的品质。更深一层的是,通过看云了悟了看待人生的新视角——欣赏。

 

杨瑞霞   离亲泪》                《天涯》2010年第2

平静的语调、简单的语词真切记录了与父亲离别的最后一段日子。点点滴滴地,细密地记述里浸透着隐忍在心中的爱与痛。

 

王洪勇    《沉重的乡村》            《散文百家》2010年第4

贫困、饥饿、非正常死亡、日复一日苍白而又陈旧的日子占满了作者的乡村记忆。这些早已远去的岁月,因它的真实而沉重仍不能让人释怀。

 

王克楠    《乡村,依次消失》        《散文百家》2010年第7

城市正在侵吞乡村,消失的不仅是老街道、老房子、菜园、古井,还有它们所承载的生活内容和情感记忆。作者一面紧紧地守住那些记忆,一面反思乡村的消失所伴随而来的文化缺失。

 

张秀超    《最后的背影》            《散文选刊》2010年第3期(上)

“踉跄而凄寒的背影”是父亲留给作者最后的记忆。这个背景浓缩了年近六十,体弱多病的父亲为供女儿上学所付出的种种艰辛。细腻的叙述读之令人动容,也彰显了父爱的温暖和博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