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之四——我们该给孩子看什么

(2010-06-17 08:34:42)
标签:

格林童话

小红帽

格林兄弟

王尔德

德国

杂谈


阅读之四——我们该给孩子看什么

小林是我朋友圈子里最爱看书的,近乎于痴迷,聊天时他最喜欢听朋友论书,他自己也最喜欢说书,只是很少见到他写东西,我说他是——看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写的好。

昨天外出回来,在QQ里收到了他发给我的一段文字,是关于他给7岁女儿选择童话书的一些感叹。因为他有一个像他一样爱书而聪敏的女儿,每晚的读书与讲故事,是父女俩必作的功课,而他又是一个认真的父亲,且有多年读书的经验,注重对孩子的心灵关怀,以及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感染,所以我觉得他为女儿挑选读物的体会值得推介——有一些在意与努力是要在将来才能看到成果的,尤其是对孩子人格与情怀的培育。因为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

“有时候,苍白单调的成人世界里,你有幸相遇一位温润敦厚的男士或者一位优雅知性的女士,他们心灵感知的丰富细腻与宽宏幽默向你展示的,绝非一张社会履历表所能涵盖。席勒说,更深的意义不在生活所教的真实,而在我童年所听的童话。我的意思是说,也许是童年的童话阅读经历,一直在呵护着心灵一隅的烛火不灭,并在最灰暗的时刻映亮人生之路。

 童话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作童话。比如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另一类是民间流传经整理成书的,通称民间童话。著名的有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后者如格林兄弟,发掘、收集并整理了中古以来德国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童话,他们以语言学家的严谨和皇家院士的名誉力求保持了民间童话的原味原貌,形成了民间童话中引人入胜的“格林体”叙述方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泉。

但我们知道,十八世纪乃至上溯到中古时期的德国社会、民俗一定有许许多多与我们现代观念的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即使我们相信格林兄弟当时手中有一把裁字剪刀,我们仍然看到成人也会不寒而栗的宰杀、食人情节。这些轻描淡写的草菅人命于现代理念所不可容忍。而这种忧虑在阅读创作童话时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安徒生、王尔德们在此方面显然为他们的作品铺平了道路。

在为女儿挑选《格林童话》时,我几经放弃,正如我给女儿讲《水浒传》半途而废一样,那些人性的不堪怎可以让幼小懵懂的心灵去面对?

七岁女儿读书的愿望真诚而急切,在她百十本图书的书架上,断不能少了经典的格林童话。我为女儿寻书,东奔西走,跑遍大小书市,发现一个以《小红帽》开头的格林童话版本。当故事讲述到猎人用剪刀将狼的肚皮剖开救出外婆和小红帽时(这个情节大概是一切版本都免不了的),竟没出现像通常版本中将狼杀死那样一个血淋淋的结尾。而是小红帽捡了几块大石头,放到狼的肚子里,又用针线缝上狼的肚皮。当狼醒来后到河边喝水时,因为肚子里的石头太重,弯腰时一下子掉进河里淹死了。

明亮、诙谐、人性、细节刻画、儿童视角,我对改编者肃然起敬的理由,让我为女儿阅读童话而铺就的成长之路坚实通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