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对话——女诗人总是在青春期停留过久

标签:
蓝蓝诗人段话华耀阿瑞杂谈 |
这又是一次关于诗的对话,也是一次关于女人的对话。
3月22日《天涯》副主编王雁翎(执着的蓝)在博客上转贴了她喜欢的一首诗《让我接受平庸的生活》(作者蓝蓝),下面是王雁翎(执着的蓝)和常来的几个朋友,还有我,对这首诗的讨论。
接受并爱上它肮脏的街道
它每日的平淡和争吵
让我弯腰时撞见
墙根下的几棵青草
让我领略无奈叹息的美妙
生活就是生活
就是甜苹果曾是的黑色肥料
活着,哭泣和爱——
就是这个——
深深弯下的身躯。
评论人——
杨沐:
一个女诗人写出这样的诗,说明她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阿瑞:
执着的蓝,是你写的吗?我从中读出的是一个女人的成长与成熟,而成熟就意味着——与人性中的不完美共处,和人生中的不理想妥协,还有,也包括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接受。对吗?
执着的蓝:
是啊,蓝蓝这首诗表明她已真正走出青春期,走进了中年。一般来说,女诗人总是在青春期停留过久。
阿瑞,我也觉得这真像我写的,因为它写出了我的心声:)
你说得很对!这首诗表明一种对生活俯身的姿态,这种姿态并非与生活同流合污,它首先来自对生活并不完美的本质的了然于心,并在这种不完美中细致入微地领略生活的美妙。理解、接受、包容、承担、体味,能写出这首诗的女人一定不会再有什么生活问题可以困扰她,她已经都解决了。
刘莉:
阿瑞,我认为你读懂了蓝~~
执着的蓝:
刘莉,阿瑞不仅仅读懂了我,还有你,还有她:)
蓝蓝现居河南,是国内优秀的女诗人,还是两个孪生姐妹的母亲。我把她一段话抄在此,送给姐妹们——
如果说我以前曾经相信生活中会有奇迹发生的话,那么到今天我已不再这样想了。没有比过好日常生活更艰难更严峻的考验——而作为人的奇迹就在于当一个人与他人建立起联系时,彼此都能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对人类的信任、对生活的信心,以及仅仅针对自我的要求和教育。 ——蓝蓝
阿瑞:
蓝,刘莉,你们也读懂了我呢。生活是庸常的,也是奇迹的,前者我们接受、包容,后者我们欣赏、喜悦。
“能写出这首诗的女人一定不会再有什么生活问题可以困扰她,她已经都解决了。”喜欢你这句话,这是随着对生活的了解而有的一种了然 自然、从容,解决了与自己的关系,也就解决了与外界和与它人的关系。
还有,蓝蓝那段话也特别好,信任,信心,自我教育,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建立联系能收获这些,便是对的,积极,而正性的关系。这是今天我的获得。
华耀春松:
奇迹发生的机率不是没有, 但是狠小狠小, 因此还是当它不存在吧, 做自己的事, 让奇迹发生去吧,,,,,,哈哈
执着的蓝:
春松,应该说做好自己的事,有奇迹发生更好,没有我们也不失望。或者说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奇迹才有发生的可能:)阿瑞,我也喜欢你这句话:解决了与自己的关系,也就解决了与外界和与它人的关系。
我也喜欢蓝蓝那段话,我觉得那是对积极正面的人际关系的最高礼赞。
项丽敏:
有一种隐忍的力道,学习:)问好蓝姐:)
执着的蓝:丽敏好!坦然地接受并欣赏就不是隐忍了:)